正文

《中国社会病》拿什么来终结高速公路暴利收费(9)

中国社会病 作者:李松


据了解,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绝大多数是郊区进城的农民。“我除了会开车,其他又没什么技能。如果有出路,我是根本不愿意干这行的。”一位开了 10年出租车的司机这样告诉记者,“我孩子刚考上大学,正需要钱。”

多位出租车司机还向记者反映,不少公司除了要“份钱”外,对司机几乎不闻不问。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我开 5年出租车了,公司还没有为我体检过一次。”由于工作时间太长,有些出租车司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脊椎病、胃病等。

“空手套白狼”的发家模式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北京出租车公司迅速壮大,直至占据垄断地位,其“空手套白狼”的敛财方式,更像是依附在政府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一个肿瘤。

在中国,各城市的出租车行业一般都采取特许经营制。出租车公司获得经营特许权之后,就利用权力的垄断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因此,司机在历次政策变动中既没有成为股东,也没有成为严格意义上的雇员。据记者调查,以前北京相当一批出租车公司发家,主要通过三种手段。第一种是“空手道”,即借款挪款买车,然后倒卖给司机,再用司机的钱还清借款挪款。第二种是兼并做大,即用司机融资的钱和风险抵押金兼并其他小公司。第三种是“黑”保险,即在上保险上大做文章“黑”钱。

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公司先向政府申请客运经营许可证,得到出租车指标后招工,让司机交数万元钱。用这笔钱购车后,他们就堂而皇之地开张,每月收取司机的“份钱”。司机们说,实际上还是出租车司机掏钱养肥了公司乃至公司老板。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初期阶段公司和司机“井水不犯河水”,司机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可在 1996年,北京市开始控制出租车总量,所有由司机出资购买的出租车,一律由公司收回。经过一番整顿,原来由司机出资购买并拥有实际产权的出租车全部变成了出租车公司的财产。

同时,北京市出租车每月的“车份钱”也由原来的千元左右统一上涨到四五千元以上。司机依然出资 3万至 8万元进行风险投资,但名称由当年的融资款、购车款变成了风险抵押金、保证金、承包金,其出资部分没有任何回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