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社会病》谁动了作者转载稿费……(12)

中国社会病 作者:李松


高小姐告诉记者:“2009年文著协成立后,我们就没有扩大业务量。目前主要代理之前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一些报刊稿费收转。今年年底前,我们会集中给作者发放一笔稿费,您已经在这批名单里,到时我们会与您联系。”她还嘱咐记者转告其同事朋友,如果要查询稿费,可直接找她本人。当记者问她为何无法网上查询时,她说:“以前可以,但出现有人冒领稿费的情况后,就关闭了此功能。”

收转信息尚未公开

2008年成立的文著协,其在稿费收转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很多报刊和著作权人对文著协还缺乏了解。

以记者本人为例,2005年至今,记者在各种报刊杂志被转载上百篇稿件,但检索文著协官方网站的稿费查询系统,仅查到一笔稿费。通过该系统查询目前一些比较知名的作者,其作品信息也是寥寥无几,与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张洪波表示,文著协向各地版权局和全国 1万多家报刊社转发了国家有关规定,介绍收转工作流程,而且走访了很多单位,但向文著协交纳转载稿费的报刊社还是非常少。“目前与文著协合作的报刊大概 200家,作者信息有 1万多条,相对于全国那么多文摘类报刊来说,这个数量显然微不足道。”

张洪波分析了三个原因:其一,很多文摘类报刊版权意识淡薄,吃惯了免费午餐,以各种借口推脱支付转载稿费;其二,很多文章被多次转载,作者信息、文章名称、出处等不齐全,造成文著协自行研发的数据库里著作权人的相关资料不完整;其三,尽管法律法规规定文著协是报刊转载文字作品的收转机构,但并没有规定文著协这样的集体管理组织能够执法或起诉。“文著协明知报刊社不可能全部向作者支付转载稿费,但是无权检查报刊社的支付情况,也无权起诉报刊社。”

据张洪波介绍,文著协正努力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协会,扩大文著协在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此外,在文著协官方网站上,他们也公布所收到的报刊转载信息,建立稿酬查询通道,并设立著作权人登记、注册的相关链接,以及举报邮箱和电话等。但总体而言,“文著协目前工作开展比较艰巨”。

而一家文摘类报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稿费收转机构的信息并不公开透明,转过去的稿费是否已经转给作者、数目是否吻合等,“我们不得而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