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南亚还将是一盘散沙?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阎学通


到2023年,由东南亚国家组成的东盟在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中的作用将小于现在。东盟成立的初衷就是通过政治合作共同应对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东盟于1967年成立,成员国由最早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5国扩展到现在的10国(增加了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为了削弱大国对东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提高东盟在地区安全问题中的地位,东盟国家在1994年成立了东盟地区论坛(ARF),并邀请所有地区大国参加。为了减少双方在地区安全上的直接冲突,中美两国都乐见东盟充当东亚地区安全问题的主持人。于是,东盟小马拉大车的地区安全机制得以形成,至今已差不多20年。未来十年,东盟要继续起到这样的作用将变得十分困难。东亚地区中美两超格局的形成意味着,中美需要一个两国共同主导的地区安全机制,由东盟主持的ARF已经无力解决中美之间的安全矛盾。东盟不愿介入中日之间、朝韩之间以及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安全冲突,因此东盟将选择回避东北亚地区安全冲突的策略,这将使ARF的作用局限于东南亚地区。到2023年,任何一个东盟国家都没有日本那样的经济实力,因此它们“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将难以为继,中国将选择对与己友好的国家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而美国则不愿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免费的安全保障。当东盟成员必须保持经济和安全政策一致时,其成员国将更加分裂,政策一致性将更低,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影响力也就更小。

到2023年,东盟一体化进程将无明显进展。东盟国家的一些人士曾把欧盟视为东盟发展的样板,然而自东盟成立以来,它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并没有获得类似欧盟那样的发展。东盟10国总面积为444万平方千米,有5.76亿人口,但其GDP总量只有日本的1/4。虽然东盟成员国多次在共同声明中提出要加强一体化建设,但是至今东盟既无统一的关税,也没有统一的签证,更没有统一的货币。东盟一体化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成员国经济水平差距大、政治制度差别大,而是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德国和法国为欧盟提供了有力的政治领导,美国为北美自贸区提供了领导,因此欧洲和北美的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东盟最大的国家是印尼,该国有2.37亿人口,占东盟总人口的41%,但它经济落后, GDP只有8千多亿美元。东盟成员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新加坡,但新加坡是城市国家,人口只有530万。由于没有国家能为东盟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政治领导,因此几十年来东盟都主要是一个政治组织而不是一个经济组织。未来十年,东盟缺乏政治领导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与此同时,菲律宾和越南在阻止东盟一体化方面的实力会有所增强,因此到2023年,东盟将仍是一个以政治安全合作为主的组织,而难以发展成为一个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组织。

到2023年,东盟将面临东亚区域化和亚太区域化两种战略选择。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于1991年提出过建立东亚共同市场的建议。美国担心东亚经济一体化会形成亚洲的“欧盟”,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竞争对手,于是以东亚地区合作不应排除区域外国家参加这一开放性原则为借口,打掉了这个建议。为了阻止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美国于1993年将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构成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并将成员开放到21个。此后,美国又通过扩大东亚峰会(EAS)成员数量和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策略抵制中国推动的“东盟与中国”(10+1)和“东盟与中日韩”(10+3)地区经济合作机制。未来十年,中国推动没有美国参加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和美国以开放性原则破坏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态势不会改变。东盟会继续推动10+1的发展,但对10+3则无能为力。由于中日关系的恶化,在未来5年,10+3难以推进,但是5年后,面对中国市场所能提供的重大经济利益,日本重新参与东亚地区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有可能改变对中日韩自贸区的消极态度。到2023年,中国将成为东亚所有国家的最大经济合作伙伴,此时东盟、韩国和日本都可能重新释放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性。如果中国在未来十年能说服韩国先行建立起10+2的自贸区,到2023年东亚经济区域化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APEC和TPP将很可能仍是“清谈馆”状态,这两个机制虽然不能阻止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但减缓东亚一体化速度的政治作用还是有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