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妈妈、爸爸,究竟谁才是对的(2)

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 作者:(韩)吴恩瑛


爸爸们也紧张不安,但他们却不正视这种不安。面对不安不是想“是啊,怎么办才好”,而是想“怎么样都行”,但这种想法说出来似乎显得太不负责,所以就变成了“没事儿,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嘛”。很多时候,这种话不是出于安心抑或确信才说出口的,而是在用一种极端的乐天抵消不安,因为他们不愿正视内心的不安。如果自己担心一件事,和妻子商量,那么脑子里总会为这件事焦虑不已,这样一来就会更加烦躁,因此干脆装作洒脱一点,乐观一点,甚至直接把问题掩饰掉。这样的爸爸,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其实也是无心之举,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和下意识的反应。

如此一来,爸爸和妈妈所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同,在孩子问题的处理上就会有很大差异。爸爸们在切实感受到“问题”之前是不认同那就是“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在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及时遏制,但爸爸们却总是太过乐观地否认问题,满嘴的“没事儿”,一旦问题严重化,周围人都发现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危机而去寻求帮助,最后被告知危机处理太过迟缓。

妈妈们却正好相反。妈妈们在问题还没出现的时候就过分地防患于未然,所以就会被认为一点小事就鸡飞狗跳,这只是因为她们太过急于想消除内心的不安情绪。因此在爸爸们看来,妻子常常为芝麻大点儿的事瞎操心,完全是自讨苦吃。这跟妈妈们觉得丈夫明明看着有问题却不负责任、漠不关心是一样的心理。这样一来,妈妈们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比丈夫更关爱孩子更担心孩子,而丈夫之所以那么冷淡就是因为他不像自己那么爱孩子。

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双方虽然一样担心焦虑,妈妈们的表现是“怎么办怎么办”,明显可以看出非常操心关爱孩子。相对的,爸爸们总说“没事儿,自然而然就好了”,听起来像是说邻家小孩一样毫无责任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对策。如果孩子成绩下滑很厉害就应该让他好好学习,这种情况下爸爸们再说什么“会好起来的”或者“不学习也能成才”的话就毫无意义了。因为这种态度,爸爸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如果想消除妻子诸如“你难道不应该像我这样爱孩子吗”这样的误会,爸爸们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