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模式”有多独特?(2)

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市化变革的反思 作者:黄亚生


中国特色

在讨论“中国模式”的细节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观察这么一个国家,它具有下列特征:政府储蓄率在6年之内增加了1倍;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是0.45;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100家最大企业中,75%的资产是国资;政治上没有竞争;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10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1/3。

如果你认为这是在讲中国,你没有全错。2009年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披露,政府储蓄在1992年占GDP的4.4%,2007年该比例提升至8.1%,增长近1倍。虽然中国收入分配不均世人皆知,但之前很多学者认为,只要能够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基尼系数接近拉美无关紧要。国内外有很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都持肯定态度,“国进民退”和多年来偏重外资,轻视私营资本,也都是我们的“中国特色”。

巴西奇迹

但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国家并非中国,而是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1964~1988年,巴西是军政府执政,巴西政府利用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它实行高税收政策,然后将资金投向工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项目,而非公共教育和卫生;它实行“强迫工业化”政策,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价格征收土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巴西的经济飞速增长。1968~1974年,巴西的GDP每年增长11.4%,和现在的中国非常相似,这就是所谓的巴西的“奇迹年代”。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我们不能把“国进民退”这种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视为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更不能认为只有这种模式与中国的文化和体制结合起来才会产生GDP奇迹。

中国现在的状况和取得的成绩,巴西都曾经历过,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世纪”和“北京共识”的赞誉只是针对中国的。要知道,当时很多评论家都预言,巴西将成为西半球巨人,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挑战美国。

但巴西后来的发展如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巴西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不安,整个80年代,巴西的GDP增长为零,被拉美学者称作“失去的10年”。巴西在20世纪50年代初,人均GDP相当于台湾地区和韩国的2倍多,到2010年约1/4。八九十年代高度通胀,爆发多次金融危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政治上也不稳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