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音文化管理(3)

情商中国 作者:徐彦平


甚至是在利益严重冲突、不可调和的竞争者、敌对者身上,也可发生知音式的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光明正大,就有可能令对手抛弃成见,发自内心地钦佩、欣赏。历史上许多化敌为友、化竞争为合作的事迹就是如此产生的,可以说知音是促使异化的人同化的力量。

人类的知音情结本质上表现的是人类个体在寻找类的归宿,在追求同类的理解与认同,体现了人性中原始的追求社会化的冲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渴求知音是人心灵中的最根本的需求。知音文化管理就是从此起步,要求管理者自觉以知音自居,以结成知音关系为目标,创建最坚实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目的,完成任务,协同发展,共享成果。

知音式的关系是人的理想之境,它在现实中也是可行的。但现实的人际关系掺杂了许多利益因素,所以建立现实的知音关系首先从减少情绪开始,减少情绪摩擦是建构现实的知音关系的必要条件。

3.减少情绪摩擦是建构知音式关系的必要条件

洛克菲勒好像讲过这么一句话:“在商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友谊,胜过在友谊的基础上建立的商业。”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原话,也不知道这句话的具体背景是什么。就话论话,他所讲的其实很有道理。在商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友谊,是情感超越商业。因为这是从公平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超越公平的情感;而在友谊的基础上建立的商业,是商业从属于友谊。如果商业从属于友谊,情感和情绪的冲突会更加激烈。两者冲突激烈,感情会消减、淡漠乃至被破坏。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大都依靠熟人、朋友关系,也就是说以情感作为创业基础、作为基本关系、作为联系纽带是普遍情形。这种做法很自然,好处也很大。不过,当企业渡过生存危机,表面上一派繁荣后,内部纠纷多半随之出现,原本铁板钉钉的友谊、情感将会接受再检验。

拿我所熟知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我有个朋友,他和同乡、战友合伙做事,几个人是兄弟,感情融洽极了,企业的股权结构也是清晰的。开始时生意做得顺风顺水,项目遍地开花,成长的势头不错。他们这家企业的董事长为人仗义,重情,对朋友不错。有段时间中国兴起移民潮,他也赶着办理了移民。每年必须在那个国家至少待上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在不知不觉中与他的企业脱离了直接接触。这种做法看似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但对于其他股东、对于合作伙伴、对于他的企业的支持者的心态造成了冲击。这种冲击是无形的,所以表面上当事者根本感觉不到,事实上的确牵绊了企业发展的脚步。为什么呢?这多年下来再度反思,极可能与情绪有关。他移民成功后到处宣扬,于是给他的支持者们造成一个印象,认为他准备好了退路,而把风险留给了他人。而他的那些政界、金融界及央企的支持者们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于是这些支持者们的情绪油然而生,但当事者本人没察觉到。企业内部的股东、职业经理人,其认知和心态大体上也是这个样子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