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二、昆仑山脚的“黑山村”喀拉古塔格(3)

一个人的西域 作者:陈达达


在这个脚下是万丈深渊的地方,每一个人的呼吸都会变得急促。据库尔班江讲,他几乎是抓着驴的缰绳艰难地爬上去的,其间大腿抽搐得厉害,又酸又痛,全身直冒冷汗。

当爬到山顶,回头再看下面呈“M”形的82道湾,玉龙喀什河款款地向下流去,好像有一巨大的磁场在向下吸拽着你,让你不敢多看一眼。洪水泛滥的时候,这条河水就不像现在这般优雅了,它会一改羞涩的面容,变得粗暴和狂野,一路咆哮而去,也许正是由于它的狰狞可怖,对下游和田的人们来说,才变得那么可爱吧,因为它裹挟的不仅有泥沙,还有玉石。

这里离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已经不远了,此地气候极为寒冷,岩石风化的现象随处皆是,十分显著。“山岭从4200米以上变得极为单一,全是巨大的石块堆积而成。山岭上滚落下来的巨大石块几乎覆盖了山谷中的整个冰川。冰川上覆盖的岩石层中夹杂有黑色的冰河砾石。远远望去,山谷的开阔地带犹如突然凝固的巨大黑暗波浪,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从冰瀑、冰川断裂塌陷的巨大窟窿可以看出,这些巨大的岩石堆其实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地移动的。这些地方显露出的冰面几乎完全是黑色。斯坦因曾说,在奥特鲁胡勒冰川考察时,他“曾经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冰川口向上一直爬到海拔4880米的高处,观察从远处海拔7000米左右的雪峰上延伸下来的明亮的冰雪带。而远处的雪峰却永远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冰河时代末期遗留下来的这些冰河化石遗存,近几千年来在不断地消逝,使得这一地区所有依赖冰川融水为基本水量的河流流量逐年减少。“假如这就是依靠这些河水灌溉的绿洲地带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那么,很可能正是昆仑山上覆盖各大冰川的岩石堆积,对这一地区整体水量的减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斯坦因做出了如上的推断。

在海拔3900米的高处,即喀什库勒冰川下方约5公里处距离我们很近的尼萨村附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巨大的冰川砾石堆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风一吹起便从沙漠地带飘来的那些沙尘形成的巨大尘降,在这些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冰川砾石上又堆积起一层很厚的黄土。这里,只有在海拔3800米到3900米的高度,水分挥发才比昆仑山其他地方多些,那里生长着一些青草和只有很少一点儿花朵的高山植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喀拉古塔格村正是在这一区域。从这个高度向下,山谷中的荒凉气氛大增,根本没有植被覆盖。这也告诉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化速度很快。昆仑山边缘那些锯齿形险峻山岭以及幽深的峡谷形态,完全是自然风蚀作用所致,它们明确地向我们展示着全部的风化进程。

当我们终于走完了这段陡峭的山路,来到一座大桥旁时,村子已经近在咫尺。艾尔肯江他们转身去了西边的尼萨村,而库尔班江一行人则朝着喀拉古塔格村走去。接近村子的路边,一侧是很高的土山坡,另一侧是庄稼地,有村民在地里忙碌着,由于这里气候不适宜庄稼生长,所以粮食的产量很低,一亩地最多能收100斤麦子,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