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突破职业瓶颈,找到最糟也最棒的自己(1)

心向上,脚向前 作者:蔡娜


出发,是为了回来。不管走得多远,不管沿途的风景多么迷人。

在台湾之行前,我也曾在困惑和低落之际去云南半个月,那时的旅行对我来说只是一场逃避。当我回到原来的工作中,那些困惑仍然存在,并且我不得不花一段时间再重新接受原有的生活。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让我不禁去思索,旅行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旅行是一次跳出。

出发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只看得到一种活法。在一些老一辈人的眼中,似乎只有做安稳的工作,捧上一辈子摔不坏的铁饭碗这一种活法。在职场,似乎只有磨掉棱角,八面玲珑地周旋于领导和客户之间这一种生存之道。我过不了家长希望的那种生活,也不愿意为职场的规则改变。原来工作上有交集的朋友跟我说:“刚开始和你还算不上是朋友,只是工作关系时,我不喜欢你,因为你有棱角,不太听话。”我也因此被前辈评价为“没有感觉”,被客户当众说“这个人我不认,我退回”。工作上处于长期被否定中,而当我回到家里,已经极度疲倦的我还得打起精神和家人的安稳价值观作战,躲闪和应付他们“以爱之名”的不断追问和逼迫——“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都不是正式工作,你到底什么时候去找一份‘正式工作’?”几年下来,连自己都会在心里打鼓,我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顶着反对、顶着现实压力为梦想付出了这么多却只得到如此结果?坚持梦想好累,我好像连自己到底在坚持什么都快要不确定了……

当一个人没被放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自然会和现实产生矛盾,有些人选择坚持自己不想改变,那么接踵而来的是长期的否定、反对、争吵……好像一道无限循环的无解数学题,这种冲突永远循环往复,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瓶颈——放不下梦想放不下坚持,又着不了地,左顾右盼却不知路在何方,直到循环到有一天你不堪重负、举手投降……

单一价值观下,我只看到“最糟的自己”。如果不出去走走,看看别的可能,时间久了,你真的会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我记得看过一个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春去冬来又一春》,以春夏秋冬为象征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一个湖上,有个小和尚从少年时的顽皮,成长成青年的鲁莽,到中年为自己的人生付出代价。观众原本一直跟着这个和尚看这片湖上发生的故事,影片最后突然用一个长镜头不断拉伸,这片湖在群山中不断变小、再变小直至完全消失。原来这片湖及这个和尚纠缠了一生的痛苦在世界中是如此渺小,我们和他一样,都被框在了单一价值观中,看不到人生其他的可能。

是时候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