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实施“866”工程的成效(9)

边陲明珠 作者:鹏鸣


女县长张长英说:

——老寨是罗平县最穷的旧屋基彝族乡里最穷的村,因路不通,他们的生姜油菜籽卖不起价,猪也只能卖小的,大的背不动出不去。因是喀斯特地貌,无土无沙,炸石成路,那路面石块如刀锋般锋利,曾不止一次割破汽车轮胎。实施“866"工程,多方筹资,其中县市政工程公司老总李建枢以每公里20万元的成本价接下工程,并以最后每公里16万元结算,实施“以工代捐”60万元。

现在老寨的13个自然村都有了公路。投资近600万元的几十公里水泥路,被村民们称为“致富路”、“发展路”。

师宗县县长徐宏波是个实干家,说的很少,但干得很多很实。他向我们介绍说:

——在师宗县丹凤镇阿梅者村,为修路,不仅村中男女老少起早摸黑地干,而且凡外出务工者,户户都有捐款。路通了,村子漂亮了,村风民俗也随之改变了,讲究卫生的习惯开始养成.

43岁的范应红,甚至在自家宽大的庭院内,修了个标准的篮球场,说:“免得孩子在别处打球,到吃饭时还要跑去喊,现在在家门口由他打好了,还有,村里人也可以来打。”

贫困小山村的一位农民居然修个篮球场在庭院里,虽极个别,但,其负载的东西,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清。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朱德光说:

——在国家级贫困县会泽,滇北工贸公司总经理陈本和,捐资100万元和5000吨水泥,帮助者海镇油房村修乡村公路。他多年来,已帮扶家乡近千万元,这位从大山走出的民营企业家说:“‘866’工程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我们民营企业义不容辞。”

也是在会泽乌蒙山主峰的大海乡,李家垭口村五六百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冒着绵绵细雨抢修进村水泥路,黄昏了,干部劝大家回去吃饭,村民们说:“你们不走,我们也不走!”多次劝说都是这句话,硬是用手电筒、汽车灯照着干到深夜。

在全县4126个村民小组、竞有2157个不通驿道和公路的会泽,路的故事挺多。

在大海乡的又一个筑路工地上,有天书记陈国宝问一个挥汗干活的年轻人:“小伙子,家里建得怎么样?”众人“轰”地笑开了,陈书记不明白怎么回事,问大家“笑什么!”大家告诉他:“他是市文化馆下派挂职的乡党委副书记,叫董念。”来时白白净净的城里干部,现在跟村民一个模样,让书记都分辨不出来。“866”工程,将城里干部与乡下农民融为一体了。

路,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