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体论

第二节 气本论

中国古代文艺学 作者:袁济喜 蔡钟翔


  “无",即相对的“无”。如《老子》中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庄子》中阐明此原理而有所谓“不知之知”、“无用之用”,其中之“无"都是指相对的“无"。这种“贵无”思想对于文艺理论的影响则更为广泛。如诗论中的重“空灵",画论中的重“空白”,此类理论可谓俯拾即是,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第二节 气 本 论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 中是 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的基本范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气"的概念 已被广泛运用。《管子》中的《心术》《、内业》诸篇(据郭沫若考证为宋锈、尹文学派的著作),提出“精气"说 ,以为天上的星辰、地下的五谷,以至鬼神、圣人都是精气变化而成。这可以说是气本论的先导。到了汉代 ,由于哲学 的理论热点转向宇宙生成论,因而气论极为盛行,但《淮南子》、《春秋纬》等书都把“气"看作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最早确立气本论的是东汉的哲学家王充。他吸收了阴阳五行说 ,而批判了董仲舒的神学 目的论 ,建立了元气 自然论。但他所说的“元气"并不纯粹是物质性的,除天地自然之气外,还包括“五常之气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按照汉代人的观点是与“五行 "相对应的。所以“元气 "涵盖了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气 ;古人并不注重物质和精神、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区分。而且他认为人所禀受的元气的精粗厚薄决定了人的强弱、寿夭、智愚、善恶、贫富、贵贱,因而他一方面反对天人感应论,另一方面又相信 自然命定论。王充以气为最高范畴,是建构起气一元论 (气本论 )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但我认为不能把气本论等同于唯物论。汉代以后 ,元气论在 中国一直持久不衰。但谈论元气的并非就是以“气”为最高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气本论。他认为“太虚即气",太虚不是绝对的虚无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虚实际上是气的本然状态。在张载的理学中,理是气化(气的运动)的规律,气外无理,理在气中,理是从属于气的,因此气是本体。在明代理学家中对气本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是王廷相。他明确指出“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 “,天地之先,元气而已矣。元气之上无物,故元气为道之本。”(《雅述》上篇 )从而与道本论、理本论的元气论划清了界限。他又修正了张载“太虚即气”的说法,以为“气虽无形可见,却是实有之物”(《内台集·答何柏斋造化论》),所以气是“本实本有",无“无"无“空"。王廷相的元气实体论是更加彻底的气本论。

  综观古代的气论是极其丰富的,不仅气本论谈气,其他各种本体论也谈气。“气"范畴遂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在文艺领域,最早引入气本论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写了《典论·论文》,其中心观点就是“文以气为主"。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气分清浊 ,这是元气论 的观点。人禀受元气的精粗厚薄决定 了人的个性,.因此是天赋的,“不可力强而致",这是王充的基本思想。曹丕论证这一点,是以音乐来 比喻的“:譬诸音乐 ,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 ,至于引气不齐 ,巧拙有素,虽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唱歌与吹奏都是要“引气”的,各人所禀受的气是天生有别的,而气同声音是有直接联系的,这就引出了发音巧拙的不同。刘劭《人物志》讲到鉴别人的品性要“征神见貌",而声音是一个重要的表征:“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九征》)。声音几乎同眼睛一样重要,秦始皇“蜂目豺声",所以禀性是残酷的。文章虽然是文字写成的,但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是有声的,所以文学与气的联系,实际上也与声音有关。后世论文气往往着眼于文章的声调,如元人吴澄说:盈天地之间,一气耳。人得是气而有形,有形而斯有声,有声而斯有言,言之精者为文。文也者,本乎气也。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有升降,而文随之。(《别赵子昂序》)9这段话把“文本乎气”的原理说得非常清楚,人禀受天地之气,气发为声音,传于语言,形诸文字。“气"与“文”的联系,声音是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但声音只是气的一种外在表现 ,气对人的品性的决定作用,则是在人的全体。曹丕文气说中所谓“体气"(“孔融体气高妙")就是指人的全体之气,即人的品性、气质等等,而不仅是声气。(现在流行以“气质"释“文以气为主”的“气”是狭义化了。)曹丕以为作品之气是由作者之气决定的,而作者之气又是来 自天地之气。天地之气一作者之气一作品之气,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序列,这种理论正是气本论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曹丕用这种理论说明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作者的个性的表现,得出了略似布封所谓“风格即人”的结论。文学 以气为本 的理论在中国古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们发现不少文学家将文学创作与元气相联系。如李商隐谓元次山(结 )的文章“:其绵远长大,以自然为祖,元气为根”(《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称韩愈的作品是“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人人肝脾" (《韩碑》)。王若虚赞美白居易的诗“情致曲尽 ,人人肝脾 ,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滹南诗话》卷一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袁仪制中道》记述袁中道的话“:杜之《秋兴》、白之《长恨歌》、元之《连昌宫词》,皆千古绝调,文章之元气也。”刘熙载《艺概·文概》云:“文得元气便厚。《左氏》虽说衰世事 ,却 尚有许多元气在。”可见历代都有文学家以为杰出的诗文包孕着元气,源于元气,与元气相等同。这几乎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混沌的元气分化以后,而有清浊、精粗之分。文学家认为骚人墨客要采吸乾坤之“清气"。唐贯休诗云“:乾坤有清气 ,散人诗人脾。"金元好问诗云“: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之一)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 (《景州诗集序》)元刘将孙说“:天地间清气,为六月风,为腊前雪,于植物为梅 ,于人为仙 ,于千载为文章 ,于文章为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