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结语

追求与选择 作者:畅广元 李西建


结 语 在较为全面地思考和研究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应有的价 值取向,和为实现这一价值取向,文学理论家必须科学地借鉴、 选择与重构其理论路径之后,我们理应有一个清晰的结语。特 别是,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重新思考全球化" 成为国际理论 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的“结语" 就不能只考虑自己论证的 内在逻辑的需求,还应从 “人类面临的最危险的不足" ——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效的共同行动的需要与国际社会满足这一 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①——这样的角度作出属于精神境界层 面上的回应。因此,这个“结语" 不是要为文学理论的发展做 出某种强性规范,而是要激励一种新的治学精神,以便我们在 今后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始终保持一种发展、创新的意向。 新的治学精神旨在发展“人的文学”②,其核心理念是“以 ① [美] 莫伊塞斯·纳伊姆:《重新思考全球化》,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 3—4 月号 ,《参考消息》2009 年 3 月 14 日。 ② “ 人的文学"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一个口号,今天我们沿用它, 是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继承健康的“五四" 新文化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搬用 旧口号。“人的文学”是对“人民的文学" 在精神上的集中和凝练,它期望文学能 真正走进人的心灵。结 语 369 人为本”。中国是一个非常推崇政治权威的国家,要讲“以人为 本”就必须先从国家权力运作的根本 目的来认识。在我们看来, 政治上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富有、幸福、进步和社 会的和谐发展。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以人为本" 与“执政 为民" 的完美结合,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它召唤着人们据此来 重新认识国家权力机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执政者应是人民的公 仆,其执政地位也只是做好公仆的一种特定的、国家上层权力结 构的一个关键的负责角色,它绝无高于、大于或优于人民的地 方,而且,其真正“为民" 的状态如何,在健全的法制社会, 还应由有法律程序保障的人民来评说。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 的、关于历史的认识论原则,它的价值就在于,改变以往以执政 者的视觉为社会的视觉这一传统习惯,激活的是实际的,不是话 语中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意识。中国的学人 (包括文学理论 家) 摆脱“附属" 后的自主、自觉精神,之所以会稳步高扬, 就是由于有这一认识论原则所激发的社会整体精神境界的提高, 并为其构成新的发展语境的结果。从文学人的实践看,“以人为 本" 就需要文学人继续高扬自主、自觉的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踏 实认真的“人的文学”的实践。当年鲁迅和许寿裳在弘文学院 思考过的“大问题”: “ 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 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① 从文学人对 当代人的本真生命的体察和对其文学性表达的经典性来看,都没 有过时,它依然是“人的文学" 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①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19 页。370 追求与选择 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的高度自觉。首先,自觉地 对历史、现在和未来负责。这是要明确地与维护党派狭隘政治利 益的文学理论划清界限。在一个时期里,“从属于政治" 的文学 及其理论,面对重大历史题材,是必须严格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 策的立场上写作和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不再是客观的存 在,而是人们手中的面团,可以根据政治的需要,任其随意捏 弄。呈现在不少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中的,是真相被掩盖,事实 遭歪曲,人物的品格、命运任涂改的“历史”。“人的文学" 与 其理论要直面历史的本真,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人民一个 公正的说法,敢于挑战这种颠倒真、善、美,混淆假、丑、恶的 “文学" 及其“文学评论"。其次,自觉地对文学负责。文学是 具有自己的生命力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① 文学的天性就是反虚假的、反矫情的,在文学 领域里,凡是逆人性而动的,凡是不尊重文学性的写作,都是对 文学不负责任的,终究要为时代所淘汰。“人的文学" 理论要对 文学的生命和命运负责,它决不玷污文学的真实性。面对人性的 美好展示和人性受戕害、人权被剥夺的事件,出自真诚地赞美和 批判,伴随着对其表达的文学性的有益探索,便是其最基本的原 则。最后,自觉地对自身的价值负责。文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对 人的文学生存的审美评价和说明所具有的普遍性。组成共同体的 人群,其意义世界往往具有某种相应的同质性。强调文学服务性 ① 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四库 备要本。结;日 语F日 3J 7, 1■ 的文学理论走向极端,就只承认同质性,不承认差异性,甚至把 同质性缩小到具体的政策或领袖的某些言论,于是,个体文学人 的最高信仰就是把一切献给它,重要的不是对人的文学生存负 责,而是对政策和领袖负责。这样的文学理论的政治宣传性压制 甚至否定自身的学科性,常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被冷落或 遗忘的对象。“人的文学" 理论在尊重共同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的同时,强调人的文学生存的个体意义,强调文学人自己意义世 界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强调文学活动中主体的文学比较、文 学选择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认为能够勇于对自己意义世界负责 的文学人才是真正可信赖的。实践已经证明,在人的文学生存 中,越是认真关注和研究个体文学人的创造和创新,文学理论的 学理越有可能具有相应的普遍性。 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的学术生存能够进入一种从 容状态。“人的文学" 理论应是从容的研究成果。从容,是深谙 文学和学术规律的学者从事其学理研究和思考的基本心态,也 是其信念坚定的一种表现。“人的文学" 理论不急功近利,它希 望研究主体具有健康的学术生命。在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创造中 立志追求自己独到的理论发现者,其学术行为是从容的。他懂 得,从容了,就易于细致观察和思考,就有可能超越“一般" 的束缚,于变化万千的历史或现实的文学现象之中,发现有价 值的“特殊”,并在体察、品味、探究“特殊" 的过程中,独 具慧眼地捕捉到点燃自己心灵理论火花的东西。与听命于“他 者" 的那种“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以便在规定的有372 追求与选择 效时间抛出,发挥其不同一般的“宣传、鼓吹、煽动" ①作用的 文学理论研究的区别,在于它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这样的原则: 作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有属于研究者的真知灼见。在 文学理论研究和创造中立志追求其表达的普遍性者,其学术行 为是从容的。追求理论表达的普遍性,这是极不易实现的奋斗 目标。没有对中国的经验与传统文学理论资源的再发现,并在 新的理论思维层面上将这种发现加以科学概括,则是不可想象 的事。它需要研究主体在诸多方面,付出几乎是不间断的、极 辛勤的劳动以及才能和智慧,而且没有终点。立志于此的学人, 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生命对象化于文学理论的创新之中,他们大 都明白,不在从容的学术生命历程中积累、探索、精益求精, 想接近这样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与这两种人精神上有所相通的, 是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世俗功利的学人,他们的学术行为往 往也是从容的。他们相信,说到底,一个人的学术生命是由其 学术成果的质量创造的、维护的、延长的,抱着狭隘的功利目 的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创造的人,凭着某种非学术性力量的支 持、炒作,或许会有机会得到某些“好处",甚至某种“优 势”,但其最终的归宿却是学术的弃儿。 新的治学精神要求文学理论家具有学术交往的品性和技能。 没有交往就没有人的进步和发展,学术上的交往、对话,是学 人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学术视野得以扩大的重要途径。在文 学理论研究和创造领域中,人们的一个重要期待,就是与异质 ①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 963年 版,第 3 1 3 页。结 语 373 文化中的文学理论的交往和对话,这是“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 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必然要求。而“人的 文学”理论也正是要在多元的学术交往中求得 自身的发展的。 为了顺利进入学术交往领域, “ 人的文学" 理论强调 自身的时 代、民族和文学性的特色 (中国经验),因为事物的差异性与其 优质的结合,是其进人人际精神交往的先决条件。20 世纪西方 不少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都为 自己创造了一个理论世界,人类不 同文化圈中的学人,在从那里看到了、感受到了文学理论多元 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了新的学术主 体间性务必在多元学术交往和对话中确立并发展。这是人类的 学术研究迈上新的历史进程的需要,它向人类表明,真正能为 人提供认知、感受和理解展示了人生和人性纷繁变异的复杂性、 多样性的文学作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其学术交往性最为 有效。文学理论的学术交往和对话最大的忌讳是强加,它的一 个基本的文明要求,就是创造互学、并进基础上的各 自趋优发 展的机遇。违背这一要求的、具有强加意味的作为,都不是在 增强自身的可交往性,而是在强化其排他性。具有交往性的文 学理论,大都具有人类意识,它需要文学人在面对“‘存在’与 ‘行动’之间的矛盾" 时,能够“翱翔于地球之上”, “ 尽力将 事物正确地恢复原状,尽力将过去与虚构、传统分开来。”①“人 的文学" 理论一定要努力增强 自己的可交往性。 ① [美] 契斯拉夫·米什沃:《获奖演说》,《20 世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辞 全编》,毛信德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04、709、710 页,米什沃认 为,“翱翔于地球之上”“是诗人职业的一种隐喻”。374 追求与选择 新的治学精神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 中国的文学人告别“附 属",走向自主、自觉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中国人整体精神进 程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显示出了其应有的力量。它 还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要看到其应有的前景,还有待文学人 的不断奋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 德载物" ①。人们期待着,殷切地期待着。 ① 《 周易》,吴枫、宋一夫主编:《中华儒学通典》,南海出版公司 1992 年版, 第 4、5 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