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伐之中,国际态度突变 4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作者:杨帆


而汪精卫到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后,发现武汉政府面临的困境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首先军队中已经出现严重状况,唐生智军队里的军官大多来自湖南,他们反对农民夺取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商务部长宋子文原是赞成开展工农运动的,但他需要稳定财政状况,加强税收,这不仅与工农运动相矛盾,更会触及一些工人的过高要求。在税收直线下滑的情况下,同时因为一些工人对他恨之入骨,他离开武汉,溜之大吉。

陈独秀一行到达武汉后,汪精卫与谭延闿立刻会晤陈独秀,对工农运动完全不受国民党控制颇多微词,要求无论任何问题,共产党都应与国民党共同讨论,保持协调一致。当陈独秀将这次谈话内容告诉张国焘的时候,张国焘说:

“我们都知道运动有些失控,但我们没有那么多干部去做疏导工作。何况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罗易,他的主张显然比现实要激进得多。”

“好在鲍罗廷同意对工农运动过激行动做进一步约束。”陈独秀表示。

但事实上,到4至5月中共“五大”召开前后,中共中央已发过不少文件对工农运动进行约束,却毫无效果。

北伐以来,基层党组织迅速扩大,大批新党员缺少基本培训,对相关理论、政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而中央与地方工作难以沟通与衔接,下级各行其是;部分工会、农会受地方帮会控制,莫说约束、领导武汉以外地区的工农运动,就是武汉地区的状况也难以控制。

然而,共产国际过高地估计了中共控制工农运动和左右国民党的能力,莫斯科严词电令陈独秀与鲍罗廷:

“在共产党的积极参与下由农民实际没收土地”,“没收土地的口号对于被强大的土地运动席卷的省份,如湖南、广东等省是非常及时的。舍此便不可能开展土地革命。”与此同时,要求他们“现在就应开始组建8个或10个由革命的农民和工人组成的、拥有绝对可靠的指挥人员的师团,不得拖延。”

莫斯科的指示无异于纸上谈兵,在中共缺乏资金、武器、可靠的指挥人员的情况下,加之武汉国民政府的将军们已经对中共无比仇视,迅速组建8个或10个师团绝无可能。

但在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监督指导下,中共“五大”做出了一些相当激进的决议,如《土地问题议决案》宣称:“共产党将领导农民从事于平均地权的斗争,向着土地国有、取消土地私有制度的方向,而努力进行。”

然而“五大”一结束,汪精卫便再度找到陈独秀,对共产党人的行为提出质疑与谴责,其中包括:

共产党人擅自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国民党对此一无所知;

在共产党人的宣传鼓动下,发生了1927年初占领英国租界的事件;

苏联在唆使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作斗争,并在这一斗争中作残酷的自我牺牲,但是苏联自己却不积极参与这种斗争;

存在两个党组织是不合适的,如果领导权属于国民党左派,那就不需要共产党;如果领导权在共产党人手里,那就不需要国民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