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阅读文学艺术纪实文学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作 者: 叶永烈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版权说明: 经版权方授权连载试读部分章节,全本请购买正版图书

内容简介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本书作者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之由来……共产党如何在中国横空出世?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内国际形势?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两名外国人是谁?共产国际援助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中共一大代表们后来的命运及结局如何?……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华丽转身》、采访手记《出没风波里》以及《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以及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

目录
正文
序(1)序(2)
序(3)鲜为人知的“俄国共产党华员局”(1)
鲜为人知的“俄国共产党华员局”(2)鲜为人知的“俄国共产党华员局”(3)
鲜为人知的“俄国共产党华员局”(4)来自海参崴的秘密代表团(1)
来自海参崴的秘密代表团(2)来自海参崴的秘密代表团(3)
乔装“新闻记者”访问李大钊(1)乔装“新闻记者”访问李大钊(2)
乔装“新闻记者”访问李大钊(3)乔装“新闻记者”访问李大钊(4)
三益里的四支笔投奔陈独秀(1)三益里的四支笔投奔陈独秀(2)
三益里的四支笔投奔陈独秀(3)三益里的四支笔投奔陈独秀(4)
渔阳里石库门房子中的密谈(1)渔阳里石库门房子中的密谈(2)
张东荪和戴季陶抽身离去(1)张东荪和戴季陶抽身离去(2)
张东荪和戴季陶抽身离去(3)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1)
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2)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3)
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4)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5)
添了一员虎将——李达(1)添了一员虎将——李达(2)
作家茅盾加入了“小组”(1)作家茅盾加入了“小组”(2)
作家茅盾加入了“小组”(3)陈独秀出任“小组”的书记(1)
陈独秀出任“小组”的书记(2)法租界贝勒路上的李公馆(1)
法租界贝勒路上的李公馆(2)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1)
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2)一番又一番的激烈争论(1)
一番又一番的激烈争论(2)密探突然闯入会场(1)
密探突然闯入会场(2)密探突然闯入会场(3)
子夜作出紧急决定(1)子夜作出紧急决定(2)
大东旅社发生凶杀案(1)大东旅社发生凶杀案(2)
匆匆转移嘉兴南湖(1)匆匆转移嘉兴南湖(2)
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1)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2)
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3)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4)
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5)陈独秀返沪出任中共中央局书记(1)
陈独秀返沪出任中共中央局书记(2)陈独秀返沪出任中共中央局书记(3)
中共“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1)中共“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2)
中共“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3)国共携手建立统一战线(1)
国共携手建立统一战线(2)国共携手建立统一战线(3)
国共携手建立统一战线(4)中共“三大”的主题是国共合作(1)
中共“三大”的主题是国共合作(2)中共“三大”的主题是国共合作(3)

读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