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音之地 一(3)

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 作者:席慕蓉


那是难以想象的疯狂和暴烈的漩涡,眼见着圣地伊金霍洛(成陵)都被捣毁。当时伯速特部里的主祭者是诺尔吉德老人,他趁四下无人之际,把阿拉格苏力德用毛毡包裹起来,然后再深埋在地下。十年动乱中,老人严守秘密,除他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苏力德的去处。

老人自知来日无多,所以,最后,他还是告诉了自己的孩子仁庆。他还说,要耐心等待,等待可能会来到的安定岁月,到那时候,一定要把英雄的苏力德重新矗立起来,同时万万不可荒废了祭祀的规矩。

老人有一位出色的好儿子!

“文革”之后,仁庆先生遵照父亲的遗嘱,果然找到了深埋在地下多年的苏力德。

一九八三年,先是搭建了一座毡房供奉,然后这么多年以来,他都是节衣缩食,竭尽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建立了一座祭祀厅堂,并且逐年修缮,务期尽善尽美。

海日汗,我是在二○○七年的九月,见到了这一座祭祀厅堂的。

我必须坦白地告诉你,眼前这座建筑,用“祭祀厅堂”的标准来说,规模未免太小。如果有一群观光客特意来参访,那么,他们一定会非常失望。

但是,如果是一个带着信仰的蒙古人前来,终于面对着屹立了八百年的英雄苏力德的时候,他心里的震撼会有多强烈!

海日汗,我不会在这里向你展示阿拉格苏力德的相片。因为,第一,这是不合规矩的行为。第二,八百年的风华与沧桑,更是远远超过了一张相片所能呈现的厚度和深度。

谁说历史只是昨天的事,它明明就站立在我的眼前,就跳动在我的心中。

海日汗,我的心真是跳动得很厉害,那是一种带着惧怕的敬意,又是一种带着欢欣的孺慕……

原本只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个名字,但是,借着在风中微微飞扬的旗缨,借着我们祖先在《蒙古秘史》里留下的形容,借着伯速特部一代又一代维护下来的信仰,这个名字就有了生命,有了千古不灭的灵魂。

站立在原乡大地之上,仰望着历经沧桑的英雄苏力德,我仿佛听见茫茫四野响起无数的呼唤和应答,所有的昨天都从四面八方奔赴前来,亲切而又热烈地进入我的心中。

我仿佛听见年轻的神射手对着可汗宣誓:“我愿意永远在可汗的面前为你做先锋。我愿意为你横渡凶恶的深水,我愿意为你冲碎前路上一切的障碍。”

我也仿佛听见可汗喜悦的回答:“这样难得的年轻勇士,请披起铠甲,跨上骏马,从今以后,以哲别之名,加入我的队伍吧。”

“哲别”这个名字,译成汉文,就是“箭镞”,也就是一支箭的尖端那金属的部分。然而,在乌审旗的伯速特部人说,“哲别”在蒙文里作为一个名字的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勇往直前的离弦之箭”的意思。

勇往直前的离弦之箭!

海日汗,这是多么好听的名字!英雄在这个名字里,以更清楚更鲜明的面貌来与我们相见,我们还怎么能说“历史”都只是已经消逝了的昨天?

海日汗,你是怎么想的呢?

祝福。

慕蓉 2009年5月17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