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西盟拉祜族村寨的变迁(2)

普洱之路 作者:鹏鸣


清代至民国年间统称“倮黑”。1953年4月,在澜沧县首届各族各届代表大会上宣布取消“倮黑”称呼,按照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澜沧拉祜族政治宗教首领三佛祖朱阿霞,从澜沧率拉祜族和部分汉族1000余人,以武力和宣传佛教相结合的方式进入西盟山区,同时又从孟连、双江、沧源、耿马及缅甸的勐卯一带召来1000余户拉祜族和近100户傈僳族,从娜妥坝至南约,莫窝至木古坝约300多平方千米地带安营扎寨,开荒种地,建立了勐坎佛房。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为当时澜沧的五佛地之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1年)后,由于天灾人祸,大部分拉祜族和傈僳族迁离西盟,有的迁回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沧源等地,他们迁至缅甸萨尔温江流域,经过清朝和民国年间的不断迁徙,形成今天的分布情况。

这个县的副县长是位身材高大的干部。

他陪同我们参观。他向我们介绍情况时说:

——“拉祜人,尤其是深山里的拉祜族苦聪人,还生活在原始阶段,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和数千年前的刀耕火种的生活水平是一样的。他们与居住在深山里的阿佤人类似,都是直入民族——即学术上称那些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为‘直入民族’。他们是最贫穷的,贫穷得连自己都不晓得何为贫穷了。”

在采访中呈现在眼前的细节让人太过于悲凉。

一片破落的寨子,在那高低不平的半山坡上显得老气横秋,房子的墙是用竹笆围的,房顶是石棉瓦,就连这石棉瓦,也是2008年初县委高书记到此调研时帮助解决的,以前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就连通电也是这一年的事,在电网公司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了多少年的夙愿。

寨子是老的,阳光是瘦的,人的目光也是漫不经心、无动于衷的样子,在长满杂草、四面透风、稀泥畜粪共存的茅屋前,有三三两两的弱不禁风的村民蹲在那里,对我们的到来显得麻木不仁,时不时碰上一两只狗,对我们的到来充满敌意,努力地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

贫困!在全县362个村民小组中,细节是比较典型的寨子了,而贫困则是一切问题的起源。

2008年7月,一场声势浩大的送科技、送政策、送项目等的“兴边富民送温暖活动”,在西盟县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县委办、科技局、烟草公司等挂钩单位到细节开展送温暖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交朋友,诚心听取群众心声,真心为群众释难解惑,积极帮助群众想办法、出点子。正是这样一个活动使我们和细节结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