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西盟拉祜族村寨的变迁(3)

普洱之路 作者:鹏鸣


调研细节:思想是贫穷的主因

第二次到细节还是这一年的8月,这一次,我们一行人其实就起到一个村民小组长的作用,帮他们计划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事,并就项目建设作了一些前期调研工作。

如果不是市里王鸿彬秘书长安排下西盟,我们可能不会在这个季节来到细节。我们是农民的儿子,至今脚上依然没有洗净当年乡村的泥土,对农村我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身材壮硕的西盟文化局女局长说起此地贫困的原因时,颇具学者风度,她说:

——细节的贫困,除了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人的原因。只有思想触动了,脱贫才有希望。

大山阻断了细节和外界的交往。长时间的自我封闭,使自己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可能,也使自己处在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中。

县长赵振华同志烟瘾很大,是那种怀抱大竹筒抽烟的人。在云南,我们听说,当年抗日战争时,普洱是大后方。日本飞机要来轰炸,但每次飞机来侦察,都发现地面上有不少青壮年男子怀抱金黄色的粗筒,而且皆竖在地上,口径朝天。日本人怀疑这是新型炮,最终没敢进犯普洱。

也许这是个笑话,充其量在为烟民邀功。在普洱,抱着“新型炮”者大有人在。景东的书记张瑜、县长李春荣双双“抱炮”,西盟县长赵振华更是说一句话抽一口烟,颇有韵味。

我们在和细节的村民交谈中得知,从1984年8月到2010年4月,该组有36人外流到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其中33人是妇女,其中一家三姊妹都外嫁了。有的是母女两人同时走了,留下了一个望眼欲穿的男人,一个无可奈何的父亲。

副组长扎拉是个有心入,其实在他的本子里就记着这些数字。用他的话说,“只能怪我们太穷了,如果生活好过的话,谁也不会背井离乡,到处奔波。”的确如此啊,向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

事情是明摆着的.只有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才能留住外流的妇女。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任何没有经历过贫穷以及由之而来的社会歧视等痛苦折磨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对穷人指手划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