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葛兰姆的震撼教育(1)

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 作者:许芳宜 口述 林荫庭 采写


当你累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空。

世界之大,天生我才必有用,

唯有看不起自己,放弃自己的人,

才是真正的输家!

1990年,九十六岁高龄的玛莎·葛兰姆率舞团来台湾演出,当时还是舞蹈系学生的我坐在观众席上,远远望着这位美国现代舞宗师,撑持着年迈枯槁的身躯亲自谢幕。那个时候的我,不敢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这个知名舞团的一员,会与这位二十世纪的传奇人物产生某种关联。翌年,葛兰姆女士就向人世谢幕了。

“欢迎,好,请准备”

1995年2月,我考进已有七十年历史的葛兰姆舞团,职业舞者生涯展开了新的一幕。接下来的十多年,或近或远,或喜或悲,我与这个舞团结下了深厚的因缘。

初成为葛兰姆人,我就领受了震撼教育。舞团先给了我十小时,把四支舞学会,再带录像带回家复习。正式排练那天,全团都到齐了,排练指导很简单地介绍了我和另一位新进舞者之后,一句:“欢迎,好,请准备!”马上按下play键,音乐响起,全体舞者各就各位,而我这只菜鸟,虽然知道动作,却不知道我人该站在哪里,就这样自己飞自己闯了。

我真是吓坏了,天啊,这会不会太狠了?半点不假,这就是舞团的新生训练:“你是新人,没有权利要求老团员陪你练舞!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你该学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式!”

领教了下马威之后,接下来每次排练我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错了哪个拍子、忘了哪个动作,害别人必须陪我重来一次。这些团员都是跳了十几年的老鸟,会为我这菜鸟多做一次吗?很难!这时我只是个实习舞者,随时可能被炒鱿鱼,而且舞团不一定要与我续约。依据葛兰姆论资排辈的体制,“实习舞者”之上依序是“新舞者”“群舞者”“独舞者”,最后升至“首席舞者”。我,还站在阶梯的最底层呢。

震撼教育不止于此,很快我就发现,必须克服舞团里经常出现的“负面心理战”。

菜鸟的我刚加入舞团,便碰到了一位非常严格的群舞排练指导,排舞简直就像操练军队,而且言语十分锋利,非常伤人。但她排练效率极高,而且总是有办法排出好质量的群舞,让人不得不服。

我们练舞时,排练指导会在一旁做笔记,比如说你右手出太快、左脚举得不够高、平衡不好等等,练完之后她再当面提示。通常舞者越弱的地方,她下手越重,而且言辞总是毫不留情,所以即使只是一时无心之错,也成了舞者心头的大痛;但当然,我们也的确从她的“棒喝教育”中学到了很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