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黛玉的爱情(13)

楼外寻梦:红楼女性赏析(初编) 作者:宋歌


(四)黛玉情之殇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应当总结一下黛玉爱情失败的原因了。前文虽已有所涉及,但只是东鳞西爪而已,不成片段,所以在这里,实有必要系统地分析一下个中情由,以使我们对黛玉其人其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对她周围的环境更加了然于心。

鲁迅先生说: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黛玉就像即将绽放的花朵,刚启红唇向世界露出第一丝微笑,就被罪恶的黑手掐掉了。虽然她抗争过、呐喊过,但那稚嫩的蓓蕾毕竟是太纤弱无力了,只能在她生命的春季泪尽而逝。她无力地萎落于尘泥,把灵魂交给大地了,但“化作春泥更护花”,即便死了,也在驿外断桥边守望,再一次期待苦难的爱情的来临。

那么,她的生命早夭和爱情之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时至今日也是众说纷纭。但综合看起来,不过是环境因素和个人内在因素在起作用,他人的诋毁和加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她的品貌在大观园中,无论怎么说,都居于第一的位置,别人是难以与她比肩的,即使是褒钗贬黛者,也会承认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她的诗才更没有与之匹敌者,在大观园的诗坛上坐第一把交椅,确是实至名归。这样的优秀人才,是不想老于厩下的。是虎就要啸傲于山林,是凤凰就要鸣叫于梧桐。于是黛玉恃才傲物心性便时有显露,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她投以冷眼了。人们欲将她孤立起来,渐渐地视她为异物。然而“目下无尘”的黛玉犹自在潇湘馆这座“孤岛”上自我陶醉,并没有醒悟的表现。她在不觉间是越走越远了。这也是一种病态性格。它形成的原因也不难追索,母亲的早逝,恐怕是最基本原因之一,她从小缺少慈母经常的耳提面命,心中便形成了一个“真空”;加之随后父亲遽亡,更使她缺少“庭训”,对她来讲,封建社会那一套接人待物的礼节,也就十分茫然。从而形成了孤独、傲世、特立独行的性格。进贾府之后,她又与具有反叛思想的宝玉过从甚密,对“礼”便有一种天然地拒斥,这虽是她的美德,但却为她悲剧的人生埋下了一颗种子,为她酿造了一杯永远也饮不尽的苦酒。

涂瀛对此有一段精当的分析:

人而不被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红楼梦资料汇编·林黛玉赞》,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