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平民教育60年(5)

当教育界群星闪耀时 作者:赵婕 刘杨


与蒋介石对话

1945年,为了争取到政府对教育更多的支持,晏阳初曾与蒋介石有过一次谈话。晏阳初说:“我们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当时只想着怎么夺取对中国的控制,无心教育,他回答晏阳初:“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晏阳初对蒋介石的态度表示了悲观,他说:“委员长,如果您只看到军队的力量,而看不到人民的力量,那么你会失去中国。”

向美国求助

在蒋介石那里一无所获之后,晏阳初转而向美国政府寻求帮助。美国总统杜鲁门成了晏阳初游说的对象,晏阳初希望美国为中国的乡村教育提供资助。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晏阳初法案”,规定美国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杜鲁门称美国过去“收到的每一要求都是帮助这个政府、那个政府”,晏阳初是第一个到这里为平民寻求帮助的人。

1951年,晏阳初在美国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中国30年的平民教育经验是否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同一年,在晏阳初的组织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晏阳初与委员会的其他同仁们都相信,在中国30年的平民教育经验,可以帮助到其他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国家。美国作家赛珍珠是国际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的成员,也是晏阳初坚定的支持者之一。1945年,她以自己与晏阳初对话的方式写成了《告语人民》,这本书曾经在印度出版,被当地人奉为《圣经》。联合国成立后,其文教组织倡导的“基本教育计划”就渊源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告语人民》的影响。

推向全世界的平民教育

1952年,在国际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的支持下,晏阳初开始将平民教育活动推广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印尼、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家都留下了晏阳初的足迹,它们在晏阳初的指导下进行了乡村改造运动。晏阳初还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办了一所国际乡村改造学院,菲律宾总统将菲律宾的最高平民奖章授予了晏阳初,表彰他为菲律宾乡村改造运动做出的贡献。晏阳初分别在1985年与1987年两次回到中国,第二次回国时,晏阳初拜访了梁漱溟,两人都曾经在中国开展乡村教育,这次重逢相隔整整50年。

超凡入圣者

60年平民教育生涯,如晏阳初自己所说“平民教育,平天下不平”。他尽其所能让世界在他手中有所改变,钟情于提升卑微者的尊严。在孔子眼中,仁者能做到的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尧舜那样的圣者要做的却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从上流社会的人(君子),到达下流社会的民(大众),才是由仁至圣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说,晏阳初的百年人生可谓超凡入圣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