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鄂西大捷(1)

陈诚新传 作者:史玉根


陈诚从昆明赶回恩施的时候,鄂西会战,已进行了两个多月。

和抗日战争中多数大规模战役一样,鄂西会战,也是日军首先发起的。抗战爆发到1943年,国际局势已有巨大变化。日本自1941年12月8日发动珍珠港偷袭战后,在太平洋与美军较量了两年,战力已渐渐处于下风。他们急于从中国大陆抽出部分人力物力投入太平洋战争,于是调集十余万兵力,发动了对鄂西的进攻(日方称为江南作战)。

当时,第九战区共10个军,陈诚以江防正面为重,配置了3个军的精锐部队,其中主力为陈诚的王牌军第十八军。其他各军分别配置在江南常德右翼和江北襄樊左翼。

上述兵力配备,曾引起异议。一些高层军事官员认为,长江水道有三峡天险,加之石牌要塞的坚垒,敌军溯江西犯的可能性不大。敌如进犯重庆,必走两翼。因此主张兵力应保持重点于两翼,不应置于江防方面。但陈诚认为,日军溯江而上犯重庆,仍是其最简捷的途径。所以分他坚持原来的配置,并向军委会一再申述,最终获得支持。

日军这次进犯,先从两翼起动。2月15日,日军以万余人分六路侵据了我江北挺进军根据地沔阳、监利、郝穴等处。3月8日,分数路渡江,分犯华容、石首等处。两军相持至4月下旬,日军增援至六万余,在江南“扫荡”。5月上旬,敌陷南县、安乡,似有南扰常德之势。13日,代总司令孙连仲离开恩施,赴常德指挥战事。5月中旬,南路之敌忽转锋西向,同时,江口、董市之敌,也渡江南犯,对在公安、枝江一带中国军队形成钳形……

至此敌之企图,据判断有三种可能:一、西犯石牌;二、南犯常德;三、沿江窜扰。因敌之企图难定,使我应战方略,亦颇难决定。

蒋介石在重庆急得坐立不安。

会战打响后,陈诚正奉命在昆明和史迪威商讨远征军整训事宜,但他一直关注着战事的进展,时常打电话给司令部参谋郭忏询问战况。5月14日,军委会高参林蔚忽然打来电话,告诉他蒋委员长要亲赴恩施指挥六战区的战事。陈诚心头一热:我还挂着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头衔,现在战事危急,自己哪能置身事外?他当即让林蔚转报蒋介石,让他回鄂西指挥。

陈诚请战,正合蒋意。次日上午8点,蒋介石亲自给陈诚回电话,批准他回恩施。当日下午6时,陈诚飞抵重庆。因当天恩施下雨,飞机不能降落,陈诚在重庆逗留了一天。在重庆,他心急如焚,第二天,天气稍稍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地登上飞机。两个小时后,飞机在云雾迷蒙之中降落恩施机常

到达恩施后,陈诚来不及休息,就叫来幕僚研究战局。他根据战报,对战场态势作了一个判断:日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一是围歼中国军队主力,一是攻下石牌要塞。他随即给有关部队下达电令:“一、第十集团军与江防军之决战线,为渔洋关、津洋口、曹家畈至石牌之线。二、第十集团军对渔洋关,江防军对石牌要塞,均须确保之,先行持久防御……”

此时,日军由暖水街、刘家尝茶元寺等地,全力西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因天气原因无法起飞,中国军队节节后撤。至23日,渔洋关失守,24日,长阳失守,宜昌西岸之敌,也合力进犯。石牌要塞已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中。

古镇石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依山傍水,下距宜昌城仅30余里。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军队在这里设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装大炮共10尊。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于一条线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极具威慑力,令敌望而生畏。日军早就想拔之而后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