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校园中的“浙江村” 3

大师远去 作者:岳南


沈说:“蔡先生的书生气很重,一生受人包围,民元教育部时代受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菊生)等人包围………到北大初期受我们包围(我们,包括马幼渔、叔平兄弟,周树人、作人兄弟,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刘半农等,亦即鲁迅作品中引所谓正人君子口中的某籍某系),以后直至中央研究院时代,受胡适、傅斯年等人包围,死而后已。胡、傅诸人后来和我势同水火,我南迁后,蔡先生时在京沪间,但我每次拟去看蔡先生,均不果,即胡、傅等人包围蔡所致。”[7]谈到当年在北大与胡适共事的经历时,沈尹默说出了如下的几个故事:

北大评议会成立以后,我忘了是那一年,提出设立教务长,胡适毛遂自荐,要做教务长,而为理科教员所反对。理科反对文科的人当教务长,主要是反对胡适,因为胡适到北大只一年多,神气十足,张牙舞爪,任何人都不在他眼中,为人治学又浅薄,以后是蔡元培把他捧出来的。当时反对胡适最有力的是理科天文学教授秦景阳(秦汾)。我们和蔡先生商量 ,决定提名马寅初(南按:浙江嵊县人)为候选人。当时,理科提出俞同奎,文科提出陈大齐,法科提出马寅初,这三个候选人势均力敌,在评议会选举时,主席蔡元培投马寅初一票,马得以当选为北大第一任教务长。

马寅初为教务长后,胡适找我说:“我在什么地方都喜欢做第一人,这次第一任教务长我要做,是你们出了主意,不要我做,我很不满意。”我答:“你不满意也只好算了,我有什么法子呢。”

胡适这个人,因缘时会,盗窃虚名,实际上他是一个热衷利禄的政客,并非潜心学术的文士。当年,陈仲恕震于胡适之声名,曾到北大来听过一次胡适讲演,一听之下,他听出问题来了。他越听越觉得熟悉,原来所讲的是从颜习斋书上搬来,并且不加说明,据为己有。钱玄同也知道胡适这个秘密。有一次,胡适被邀作学术演讲,此公既已成为时下忙人,自无功夫作什么准备,玄同曾亲眼看见胡适在讲演之前,匆匆赴琉璃厂旧书铺找了一本不知什么书,大约就是一般人不大看的颜习斋著作之类吧,在洋车上翻阅一过,他这点鬼聪明是有的,裁裁剪剪,上讲台发挥一通。此公行事,大率类比。

“五四”运动时,胡适以“革命”为幌子,主张把北大迁到上海。有一天,我和幼渔、玄同、士远、大齐等人正在商量事情时,胡适、罗家伦、傅斯年进来说:“我们主张把北大迁到上海租界上去,(南按:在另一文中此处有”“不受政府控制”一语。)那些不要他们去。”我们一听,这是拆火的打算,不能同意。因为弄得不好,北大就会分裂,会垮台。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早上七时开评议会。开会之前,我们要沈士远去看胡适,告诉他,搬上海,我们不同意。评议会讨论的结果是不同意迁上海。胡适就来找我,他说:“以后北大有什么事情,你负责!”我说:“当然要负责,不能拆北大的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