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俯看流泉仰听风(4)

逛书店 作者:杨小洲


来京工作后,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仍是我常去的书店。说不清为什么,我在这里买书并不多。除了购买未及订阅的《万象》杂志,我来这里一是浏览书籍的装帧设计,为自己编辑书籍寻感觉;二是了解最新的阅读走向,为选题策划找启示。过去出版界的朋友聚在一起,常常会谈论和交流各自的选题安排与编辑计划。现在却不同,选题策划成为书籍市场的细分工作,选题计划变为商业机密而缄口不宣。在留白的空间,逛书店有时候并不全为买书,到三联书店翻翻检检,捧着一些不常见面的编辑朋友应市的新书,每每从书页间飘散的墨香中,嗅出他们深藏的思想,也触发自己心底的思绪。偶或与作者约见谈稿,同来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二楼咖啡廊小坐,在四周堆满书籍的环境中商议书籍的编辑和出版,雅俗庄谐都在眼前,挡不住的是那飘散的缕缕书香。清人朱绪曾“开卷有益”的读书兴致,从心头悄悄弥漫开来,笑盈盈在眉梢掠过,俗务烦忧都忘却掉了。

2004 年10月,于北京。

三味书屋

京城复兴门内临近长安街的路口处,有家小书店,店名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周家兄弟的启蒙私塾“三味书屋”得来,依原样写字刻在樟木条板上,横悬于门楣,透一派古朴书香的幽静情趣,很是雅致。这附近原是些四合的宅院,也有几幢花墙庭院的洋楼,不知何时,贴近这些宅院和洋楼周围建了许多杂屋,混居在一起,成了京城里一条斜岔的巷道。这巷道虽邻近西长安街,却人车稀少。杨树枣树从院墙上伸展出来,与街上的槐树柳树在天空汇聚,春天一过,馥郁葱茏,依然旧时老北京街巷的情景。前年长安街整修,拆掉临街的低矮杂屋,仿着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建沿街绿地花园。书店四周陈杂的民居皆拆除,植了些扶疏草木,三味书屋斜斜的屋顶和一厢朝北的灰色屋墙,都成了长安街上老北京的怀旧景致,掩隐在绿荫的恬静中。

书屋由旧舍改造而成,两进门的厅堂,有扶梯拾级至二楼。门扇镂花,室设阶梯,是江南民居风格,有几分居家气息,带一丝暖意,像回到自己的书房。感觉中这应是旧书店的格局,可以让人细细回味。但定睛打量,卖的却是新书,似乎旧瓶新酒,枉为了这旧屋的古意。店堂并不太大,书也不太多。书架环墙而立,以学术和艺术典籍为主,也备少量线装书和国外精装本,清清爽爽地靠在玻璃柜中任人翻检。厅堂中间置条案靠椅,若有心情泡书店,可抱一堆想看的书坐下来慢慢阅读。20 世纪 80 年代我有一次来北京,偶然从西单拐入这条巷口走进这里,店堂的布置就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全国各地都是国营新华书店的天下,进书店就像丫鬟见老爷,处处都要赔小心。猛然走进一个亲和环境,逛书店的那份惬意让人有些恍惚,反而不在意猎书所得,分心浏览的是周遭景物。这里开架售书,书的品位颇高,一款一式都定位在读书阶层,益发显出这家书店的个性,叫人心怀好感。记得当时确乎买了些书,并喜欢那款盖在书后的“三味书屋售书纪念”印章。十多年后,这些书名已记不牢靠,只是那怀书香静谧的感受,依然被现在的景象所保留。眼下来这里逛店买书的人比从前少了很多,书店显出一副闲适清雅的姿态,有点像读书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自得其乐的陶然三味,隔绝了长安街上车流鼎沸的嘈杂,书店愈显安静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