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1)

晚清第一官商 作者:王伟


盛宣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但很多人在学历史时还是把这个人给绕开了。然而在100多年前,如果当时的人做一个“中国富豪榜”,盛宣怀必列前三名。据说盛宣怀死后,遗产大约有两千万两银子,而“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去世时也不过留下一千万两银子而已。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有钱,倒也罢了,可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影响到历史车轮转动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历史是个残酷的记录者,往往喜欢记住“第一”,盛宣怀恰恰就是一个创造“第一”的人: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所官办大学——北洋大学……一口气创下了11个“第一”!

/文凭高低不代表读书好坏/

盛宣怀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祖父盛隆是嘉庆庚午年(1810)举人,其父亲盛康更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1844)中了进士。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是很有压力的,盛宣怀不蒸馒头很争气,刻苦读书,努力向长辈学习,终于在22岁时考中了秀才。虽然晚了一点,但毕竟还是考上了。可接下来的日子里,盛宣怀的表现充分诠释了他不是一块考试的料,10年里多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

盛宣怀在学习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颖悟洞彻,好深湛之思”的高度评价,这该如何解释呢?只能说盛宣怀不是一块考试的料,而是一块读书的料。以前很多人容易把考试和读书这两件事弄混,现在也是。

科举考试的大门虽没有朝盛宣怀关闭,但他想通过科举之路来光耀门楣和施展自己理想的意志已被消磨殆尽。因为他不想把一辈子的赌注都押在考场上,这个风险太大,一旦输掉将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和时间。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去充当别人的幕僚。

其实盛宣怀在最后一次乡试不第的时候,已经靠父亲的官场关系入幕李鸿章府下多年。李鸿章是个官场老手,很会看人,并没有因为盛宣怀文凭太低而冷落他。那时候李鸿章正专注洋务,需要真正有才干的人,以此增加自己在政治上的砝码。同时洋务的兴起,也成了科场失意而寄身幕僚的那些文人的新的晋身之阶。

盛宣怀赶上了好时机,也抓住了这个好时机。终于,在识才和用才的李鸿章的推动下,他敏捷地登上了历史舞台。盛宣怀知道,登上历史舞台只是第一步,自己并非科举“正途”出身,所以他倍加珍惜追随李鸿章的机会。于是历史就这么把他俩安排在一起,成了绝妙的搭档,尽管这种搭档是用权力和金钱维系起来的。

/混官场是门高深的经济学问/

虽说官场是用来混的,但要想混好则需要高深的经济学问。而盛宣怀就是这样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

盛宣怀认为,当官好比做生意:首先要有个很硬的后台,否则官再大再强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自己不能太草包,不能让别人感觉自己没有利用价值。总结为九个字就是:手要勤,嘴要紧,心要狠。当领导对你有种“你办事,我放心”的感觉的时候,说明你的投资就要有回报了。

1870年,26岁的盛宣怀开始在陕西协助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防剿”回民起义,担任李鸿章的秘书,办事十分勤勉,据说“盛夏炎暑日,驰骋数十百里”而不畏劳苦。领导不是瞎子,你做事勤勉自然能记住你,有了好处首先也会想到你。可是李鸿章手下像盛宣怀那样肯于跑腿的人太多了,好在他还有另一种本事——写文章。盛宣怀写文章有“立就万言”的功夫,这在文盲率极高的清朝可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说,考试不好不能否定一个人的才华,书只要用心去读,迟早会有收益的,一定要算好经济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