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江巨龙锁链横 (1)

晚清第一官商 作者:王伟


洋商垄断长江及沿海商船

100多年前,浪涛滚滚的长江上,一艘艘巨轮往来如梭;浩瀚无际的东海和黄海上,轮船的马达声此起彼伏,喷出的浓烟笼罩着近海。这景象对中国人是莫大的刺激。因为这些行驶在我国万里水域上的巨轮并不是中国的,而属于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和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贸易由广州扩展到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的旧式航运业首先遭到破坏。到了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长江航行权被清廷拱手奉送:“长江一带各口,英国商船俱可通商。唯现在江上下游……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

此后,第一批挤入上海的外国洋行如宝顺、怡和、琼记、旗昌、广隆、吠礼查和沙逊等纷纷在长江水道上行驶轮船,利润颇丰。新式航运业的优厚利润使几乎每一家二流洋行都争先恐后地置备轮船。1862年,洋商在华的第一家专业轮船公司设立,即由著名的经营鸦片走私的美国旗昌洋行创办的旗昌轮船公司。它专门经营中国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客货运输,在中国水域横行一时。短短几年间,它的资本由100万两白银猛增至225万两白银,船量和吨位都迅速增加,总收入中的67%-75%都来自长江航线。

以英国资本为后盾的洋行也不甘落后,1865年成立省港澳轮船公司,在香港、澳门和广州一线开辟航路;1867年,又由英国轧拉佛洋行主持成立公正轮船公司,挤入长江水道,与旗昌轮船公司展开竞争;1868年,又有专走上海、天津的北清轮船公司出现。此外,英国的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也都争先恐后地在中国筹划设立专业的轮船航运公司。万里长江上,行驶的都是外国的巨轮。

列强在中国的内河、内海上展开激烈竞争,有的洋行被旗昌挤垮,有的被迫与旗昌妥协。1867年1月,旗昌与怡和、宝顺等洋行达成协议:

怡和洋行和宝顺洋行同意在十年内不在扬子江上行轮,在这条航线上除了给旗昌洋行代理外,亦不给任何其他轮船当代理。旗昌洋行则同意在这十年内,除了宁波航线以外,不在上海以南的沿海航线上行轮。

不过,旗昌的霸主地位并不长久,它在长江航线上受到英商太古洋行的严峻挑战,在北洋航线上也受到英国怡和洋行的威胁。1872年1月,由太古洋行组建的中国航业公司(通称太古轮船公司)成立,资金为36万英镑,约合白银150万两,实力雄厚。它的成立,旨在与旗昌公司就长江航运问题一决雌雄。双方进行了价格战,沪汉航线上的货运价格一度由每吨5两降至每吨2两。而由于太古的加入,怡和洋行被迫退出长江航线,主营沿海航运,到1872年已有5艘轮船在津沪线上航行。1872年年底,怡和洋行组建了专业的华海轮船公司,资本为50万两,实力虽逊于旗昌,但也是不易对付的。

就这样,旗昌、太古、怡和等相互争斗,共同垄断了我国航运事业。李鸿章说:“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海沿江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