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问道(7)

权力那些事儿 作者:梁振华 龙其林


也许是那时年轻,精力充沛,第二天走进考场时,肖仁福精神饱满,神志清醒,注意力非常集中,题目做得还算顺畅。两天四门课程,好像没有太大失误。谈起当年的考试情形,肖仁福依然历历在目:“七月初走进考场,见周围大都是大自己十多岁的‘文革’前高中毕业生,不觉背膛一凉,心想这一个半月的工夫怕是白花了。不过这趟复读,自带饭米不计,资料费、伙食费加一起才十几元本钱,考不上也亏不到哪里去,又从容了几分。两天的考试结束,将一沓高考资料塞进来时装米的布袋,往肩上一扛,迈步回到乡间,又高挽裤腿,踏进田里。”①

下田就有“工分”可挣,对于肖仁福来说,这可比高考成绩更为重要。十八岁的青年已是壮劳力,复读一个半月,耽误的工分可不少。刚挣回落下的工分,高考成绩恰好也下来了。一看分数,数学考得还算理想,历史、地理稍次,最差的居然是还算拿手的语文。语文考砸的原因又是作文。肖仁福很泄气。那年高考作文是缩写华国锋语录——《速度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语录有一千多字,要求缩到三百字以内。百分试卷,作文占三十分,比例可不低。也许肖仁福天生擅长作大文章,不善于把长文往小里缩,作文失败在所难免。这样语文才拿到四十几分,只能填报邵阳师专。不过当年整个城步县文理科上线的考生加一起才25人,肖仁福能名列其中,也算祖坟冒烟了。

(二)

肖仁福写过一篇随笔,叫做《城里的乡下人》。开头一段很有意思:“伫立城市街头,眼望人流茫茫,犹如过江之鲫,我就忍不住会发问,这么多的人到底来自哪里,是从地里钻出来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细细揣摩,这川流不息的人群,其实有一个总源头,那就是或近或远的乡村。城市文明是乡村文明的延伸和集聚,行走于城市的人,不是乡下人,就是乡下人的儿子,不是乡下人的儿子,就是乡下人的孙子,不是乡下人的孙子,就是乡下人孙子的孙子。”① 文章由此展开回忆,娓娓道出作者从乡下人变为城里人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世态人生,同时也透露出作为乡下人的自信。让肖仁福变乡下人为城里人的,就是那场高考。

那场高考给肖仁福赢来一份通知书,说准确点就是赢来进入城市的通行证。带着通知书,“走进师专,不用交一分钱,就能嚼上香喷喷的白馒头,吃上有荤有素的饭食,每月还可领到五元困难补助,这一切恍惚如在梦中。”② 这是肖仁福第一次告别父母出远门。离开城步,来到邵阳,一副扁担在肩,一头是木箱子,一头是铺盖,急匆匆往学校赶。经过邵水桥时,看看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望望远处密密麻麻的楼房,肖仁福有几丝胆怯,又有几分激动,意识到自己已彻底走出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城里人。这一刻深深地印在肖仁福脑海里,定格成他人生一道别样的风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