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剖析的斗士——访郁达夫“风雨茅庐”(4)

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飞


与时间一同湮灭的,不仅是郁达夫的爱情。据说在这座小小的“陋居”里,郁达夫曾收藏过八九千册中国书籍,外文书籍更达两万余册,其中不乏一些极其珍贵的版本。那仿佛是一座城,一座文人躬身营造的海市蜃楼,伫立着灯火阑珊里朦胧的伊人。然而美好的梦终将幻灭,和所有苦难的人们一样,这些被郁达夫珍存在风雨茅庐里的宝贝最终也没能够逃脱毁灭的厄运。据说在日军泯灭人性的屠戮中,这片曾经栖迟过文人心灵的仙境在最后一缕火焰燃尽的时刻永远地沉寂了。其实,关于这些书册命运的传闻还有很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发出更多生动的细节。但我想,这终究是我们的臆测罢了,而唯一真实的是那座现在依旧安静地挤在场官弄里的郁达夫故居。在经过了那条不宽也不长的弄堂之后,你才会发现那些在心里描绘过无数次的欣喜与伤悲都无法抵挡现实所给予的莫大悲哀。在那些依靠现代化技术支持,拔地而起的高楼簇拥下,这座原本就不大的院落就更显得孱弱而委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营巷派出所占用了风雨茅庐,这个曾经充满了诗意与奇想的空间现在正充斥着家长里短的琐碎与繁杂。如果进入院子往东走,在经过一扇古朴的月洞门后你会遇见满眼的芭蕉,它们并未被时光抛下,而风雨茅庐的今天却没有因为它的昨日而熠熠生辉。所幸的是,终于有一天,风雨茅庐再次得到垂怜。名人故居的保护除了简单地维护一座因时间而斑驳的物质实体之外,我们真正想要留住的是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

时间再次回到20世纪30年代,国内战争的阴霾尚未淡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意图已昭然若揭。在民族存亡的攸关时刻,一个曾经狂热而忠贞的斗士苏醒了,战斗的血液灼灼地燃烧,迸射出慑人的花火。郁达夫再次投入了时代汹涌的洪流之中,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其间,他发表了《饶了她》《迟桂花》等作品,深刻揭露了战争杀戮下老百姓备受摧残的悲惨境遇,严厉控诉了日本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为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郁达夫客居南洋,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执着奋斗,甚至在被迫担任日军翻译期间还曾多次救助印尼人民和华侨。可是,时间一点点地磨耗着斗士的生命,1945年的某个夜晚,死亡的讯息弥漫在寂静的空气里,而斗士的生命也终于静止在了那个沉默的罪恶的夜晚。生命的息止距离我们已有一个甲子的光阴,但是这个人,这个华丽而浪漫的理想诗人,这个张扬而放肆的革命斗士,拂起飞扬的长衫,自信而坚定地走过时间,走过记忆,走进历史光辉的书页,被崇慕、被铭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