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月的清辉沐浴了康桥——访徐志摩故居(1)

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飞


文/王铮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原名徐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等。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名章垢,1918年留美时始更字“志摩”,后以字行,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学者。1897年1月15日生于浙江海宁硖石古镇西南河街17号保宁坊一个富商家庭。

志摩自幼聪颖,4岁启蒙于塾师孙荫轩,5岁改从查桐轸。11岁入硖石开智学堂,成绩全班第一,被誉为“神童”。13岁写文言论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古文基础很好,书法秀劲,学北碑张猛龙,才华横溢,自存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家中是极少见的。

1910年春,经沈钧儒介绍,14岁的徐志摩入全省最负名望的杭州府中学堂就读,与郁达夫、郑午昌、姜兰夫等同班,聪明冠全班,年年任级长。曾在校刊《友声》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镭锭与地球之历史》。

1915年夏,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1916年秋,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翌年并入北京大学,以旁听生资格转入北大法学院。1918年6月,经张嘉森介绍,拜梁启超为师,8月14日,去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留学,成绩斐然,获一等荣誉奖。1919年9月,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并通过硕士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1920年10月,因文学的缘故追随哲学家罗素,而离美赴英。1921年春,经狄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1月23日,作诗《草上的露珠儿》,这是迄今发现的徐志摩最早的诗作。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早在几十年前,茅盾就曾指出,“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朱自清先生则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左翼评论家阿英也首肯过,徐志摩在新诗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那天正细雨蒙蒙,但走进诗人徐志摩的故乡——海宁硖石,就好似一弯温馨的“新月”,斜斜地弥漫了我的全身。沿干河街新华书店往右拐进一条小巷,这小巷就犹如一首幽幽而美丽的诗引领我向前,不经意间来到了硖石干河街38号——《再别康桥》的作者“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故居。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也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度蜜月的地方,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眉轩”,名曰“清远楼”。他认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人生,爱和自由终于有了开花结果的伊甸园,并在此写下了蜜月日记《眉轩琐语》的第一篇。清远楼建于1926年,楼的外部是青砖叠砌,灰瓦盖顶。正门模仿欧洲建筑的格调,门的上方,有两座凸起的高墙,清远楼四周杂有红砖砌成的线条,大门匾额金庸先生手书“诗人徐志摩故居”字样,匾额下端有“表弟金庸敬题”的落款。金庸与徐志摩是姑表兄弟,几年前金先生回故乡探亲,特意为徐志摩故居书写了此条幅,才首次揭开了一位新诗的布尔乔亚与一位武侠小说开山者两家实为世亲的秘密。

清远楼大门对面,还挂有另一幅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的手书“徐志摩故居”的横额,因为掩映在红花绿草间,所以极少被人注意。清远楼内的装修与布置,都是诗人亲手购置和设计。屋里有红色的西式家具、西式壁炉、铜制睡床,有藤椅、书桌和梳妆台,处处透露着诗人的浪漫气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