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蟾宫明星俱乐部(4)

空间感 作者:刘心武


看过的电影里印象最深的还有印度故事片《流浪者》,那时我已是初中生,上下集连映看完,出了电影院就跟同学一起哼唱电影插曲《拉兹之歌》。

另一个电影院叫蟾宫。我觉得它名字取得真好。那时候电影还是黑白片居多,电影片子就仿佛银色天宫里的景象,而且我从小就听大人说,月宫里有玉兔,有银蟾,玉兔不停地捣灵药,银蟾不住地吐仙气,蟾宫,多么神奇的所在!我上到初三的时候,就不耐烦跟着大人去看电影了,他们的选片有时实在不符合我的趣味,比如他们买了《一件提案》的电影票,让我一起去看,我就找理由推托,因为我实在想不出那“提案”能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有时也会跟同学一起看电影,比如苏联电影《牛虻》就分别跟不同的同学看过好几遍,直到现在,仍能复述出电影里的场景、镜头转换,以及配音演员的一些道白。那时候同学多半喜欢看打仗的电影或香港电影。我却渐渐喜欢上了苏联的某些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比如《生活的一课》,演的是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前夕爱上了一个大工程的部门负责人,后来她丈夫职位越升越高,却越来越脱离群众、刚愎自用,她愤懑地离开了丈夫,后来她丈夫终于因犯错误被撤职贬黜,正当她丈夫灰头土脸地在发配地的小屋子前哀叹时,她却提着箱子回到了他的身边,他们拥抱在一起,决定一切从头开始。这是部所谓“反官僚主义”、“提倡社会主义道德”的“意识形态正确”的影片,当然是为巩固苏联体制服务的,但因为充满生动的细节,演员表演到位,蒙太奇结构流畅,是部好看的电影。前些时我从网络上调出了它的视频,那些当年打动过我的片段,依然令我感慨。还有一部在蟾宫看过的影片印象难消,就是巴基斯坦的《叛逆》,那是部手法夸张甚至可以说相当幼稚的左翼影片,以穷人向富人复仇为主题,但其中男女主角的形象具有个人魅力,两位演员都是当年该国的明星,那影片是随巴基斯坦电影周来华的,身体健硕的男演员苏赫特在蟾宫电影院参加了首映式,并在电影院前面的照相馆拍了一幅照片,很快被陈列在橱窗里,一时成为隆福寺街的一桩趣事,那部影片也就在蟾宫连映了许多天,我看过两遍。当年的蟾宫电影院结构很独特,它的正面是个照相馆,照相馆两边有甬道通进去,进去后才是电影院前厅,那前厅又经营花卉零售,连通向里边的甬道两侧也摆满夹竹桃盆栽,令观众赏心悦目。那时候蟾宫电影院在前厅的几面墙壁上,从上到下满贴着电影海报,映过的没映过的全有,林林总总,光是欣赏那些海报,也令人得到一定的满足。

后来在蟾宫隔壁又盖起一座剧场,可以放映电影,也可以进行舞台演出,叫东四工人俱乐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