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林则徐独特的为官之道(12)

走近林则徐 作者:马骏杰


林则徐的这些做法在腐败的清朝官场上是相当罕见的,他因此被深深地记在百姓的心中。得到救助的穷苦百姓感激他,在大街小巷传颂着他的恩情,逢人便说:“林使君之德,生活我也。”意思是说,林大人的恩德,使我得以生存。林则徐的事迹也传回了他的家乡,友人在写给林则徐的信中说:

又闻平粜赈荒,动中机括,仁声四播,泽与江流。名贤措施,岂务刀笔筐箧者之所知耶?

为了百姓,林则徐不仅不怕触怒权贵,而且在皇帝面前也敢于据理力争。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年的夏秋之交,长江中下游一带大雨滂沱,江水汹涌而下,一路上冲毁了上元、江宁、句容、江浦、六合、江都、仪征、丹徒等县的圩堤。到9月中旬,沿江的大部分府县都变成了一片汪洋。江南的太仓、镇洋、嘉定、宝山等州县的农民,历来以种棉花为生,从事纺织业的人口占到百分之五六十。在这些大范围受灾的地区中,虽然这些州县没有直接被淹,但连续的阴雨天气,使没有长成的棉桃花蒂摇落,收成无望,农民欲哭无泪。在苏松一带,虽然没有落花之忧,但在水稻扬花之际,阴寒天气使水稻无法正常灌浆,稻穗秀而不实者,比比皆是。即使已经收割的稻子,也多放置在田间,不能晾晒,稻根霉烂、谷粒生芽,收成歉薄已成定局。上述这些看似没有受灾的地区,被当地农民称之为“暗荒”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所遭受的痛苦,不亚于受灾地区。

作为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从来不知有“暗荒”一说,当他听到有人抱怨“暗荒”的时候,他还不以为然。可是,就在这年11月份,当林则徐乘着小船到各处查看的时候,他所看到地里的稻谷的穗子里多为空的,半熟的稻穗已经变成了焦黑色,本来盼着天晴可以晒一晒,没想到到了11月下旬,大雨突然又从天降,虽然是阵雨,但昼夜持续数次,苏松地区皆是如此,这更使田里的稻子雪上加霜。林则徐不仅看到了“暗荒”的存在,而且感到其程度已相当严重。他火速与两江总督陶澍函商,探讨解决办法。商量的结果是,由陶澍和林则徐联名上奏皇帝,延迟漕粮的征收。林则徐向道光皇帝建议,将太仓、镇洋、嘉定、宝山四州县应征收的道光十三年的地漕各款银米,全部缓至道光十四年秋天分两年带征,而太仓、镇洋、金山三卫帮应征的道光十四年的新赋,缓至这一年的秋后启征,并建议,所有带征各年以前欠下的钱粮,如果是属于灾区的,一并缓征。

按照清朝的惯例,巡抚并没有办理漕政的全权,而且报告秋灾请缓征赋时,不能超过当年阴历的九月末。而林则徐所上缓征奏折时,已经是阴历十月中旬了,已超出期限多日,所以皇帝十分恼火,立即降旨对林则徐大加训斥:

近来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年复一年,视为相沿成例?

意思是说,近几年,江苏等省年年缓赋,年年赈灾,国家经费必须保障,岂能容忍年复一年的缓征持续下去而乱了章法,相沿成例?皇帝指责林则徐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