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斋——品格(3)

夜晚的书斋 作者:曼古埃尔(Manguel, A.)


为了达到他的目标,帕尼奇开始为图书编目,并于1842年促成了《版权法》,该法律要求所有在英国出版的书籍都必须存放一册于图书馆内;他又努力促成政府增加图书馆的经费,承认图书馆职员为国家公务员,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起了很大作用。原先,图书馆的工作条件极差。传记家兼散文家爱德蒙·高斯(Edmund Gosse)是斯文朋(Swinburne)、史蒂文森和亨利·詹姆斯的好友,他曾在19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图书馆工作过,“充当复印部的初级助理,干人类最低贱的工作。”他把自己的工作地点(在帕尼奇进行改善之前)描写如下:“热得要命,可怕的地下囚笼,四周都是钢栅栏,人称‘兽穴’……现在没有人会被安排在这种地方工作,可是大英图书馆的抄写员就被囚禁在这个半明半暗的场所。”

高斯把帕尼奇描写为“一个黑皮肤的意大利小老头子,像蜘蛛一样蹲在图书网上。” 帕尼奇要把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变成全世界最精采,管理得最好的图书馆,然而他首先要把这“图书网”建成表现英国文化与政治品格的堡垒。他以尽可能清晰的语言来概述自己的奋斗前景:

“第一,既然是英国的图书馆,管理者的注意力就应当特别指向英国的著作,以及有关大英帝国,有关它的政治史,宗教史,文学史,科学史,它的法律,制度,商业,艺术等方面的著述。有关上述各方面的描述愈稀有、愈贵重,图书馆设法去获得这些书的努力就应愈大。

第二,古代经典的珍稀本,古旧本和评注本,决不应该在图书馆里找不到。这些古典著作的优秀评论以及最佳现代语译作,也应该在图书馆一应俱全。

第三,至于外国文学艺术与科学,图书馆应当拥有标准著作的最佳版本,以供评论或查阅之用。公众有权在国家图书馆内找到厚重而昂贵的外国书刊,例如文学杂志,学会记录,大型历史文献全集,报纸全套装订本,法律全书及其最佳诠释。”

帕尼奇把英国的国家图书馆看作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肖像。外国书刊与文化材料是要收集的,他为此在美国和德国都派出了专门代表,但是主要供比较与参考之用,或为了补全某一项收藏。帕尼奇认为最关键的是:英国生活与思想的各方面都能充分表现,这样就使图书馆成为民族的橱窗。他十分清楚一所国家图书馆应当代表什么,至于图书馆应当如何使用,在他思想中是不十分清楚的。由于国家图书馆容纳读者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地方能够让任何人都随便去玩玩吗?托马斯·卡莱尔曾抱怨,不论张三李四都可以到图书馆去,其目的与学习或研究毫无关系。他写道:“我知道,有几个痴傻状态的人经常到大英博物馆去读书,他们被朋友打发到那里去消磨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