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逍遥与沉迷 一

迎向诗意的逆光 作者:赵月斌


海尔-波普彗星已在天际缱绻多日,我今天才想起去看它。仰目注视天边那遥远无助的惨淡时光,想及今夜要走近的胡河清君,心中不免怆然!胡河清如流星在夜空划过,他惊动的只是那些在深夜仰望苍穹的人。

先前隐约听说胡河清之死时我还未有多少触动。也许是年轻的我已把诗人自杀看成了生命的绝响,像海子那样,他的死自有他的理由。可是当我偶然翻读胡河清君留下的文字时,立时觉得相识恨晚,枉然自嗟。胡河清的文章写得灵醒俊逸,才气、学识、人品俱超乎凡俗,是为吾辈之高标也。按胡君惯用之法,我一再瞻其遗相,看到的是他稍鬈的头发、宽广的额头、清明的眼神和微翕的双唇,我看到了他的直截与持重。胡河清锐不可当,又脆弱如冰。这倒也应了他一再推崇的所谓“生命的悖论状态”: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具有天才领袖异禀的大人物,往往倒有几分女气的。胡河清:《双性化:生命的悖论状态》,《胡河清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5页。

……男性性别的极限化也会导致女性意味的渗透。胡河清:《贾平凹论》,《灵地的缅想》,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庄子就是这样一位稍有些女性意味的美男子。胡河清:《〈灵地的缅想〉自序》,第6页。

——胡河清称之为“双性人”。由此称“贾平凹对男色的敏感流露出他身上有一种女性化的温柔”胡河清:《贾平凹论》,《灵地的缅想》,第44页。。而称女心理学家耿文秀身上有“一种男性的伟岸正气”胡河清:《双性化:生命的悖论状态》,《胡河清文存》,第275页。。这确实是胡河清本人的夫子自道,纵观其文其人,一方面他有一般男人所难及的阳刚之气,另一方面又有类似女性的那种没来由的“羞涩和温柔”这一说法来自张炜:“我渐渐发现了一部分人的没有来由的羞涩。尽管岁月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从外部把这些改变了、磨光了,我还是感到了那种时时流露的羞涩。由于羞涩,又促进了一个人的自尊。”“另外我还发现了温柔。不管一个人的阳刚之气多么足,他都有类似女性的温柔心地。他在以自己的薄薄身躯温暖着什么。这当然是一种爱心演化出来的,是一种天性。这种温柔有时是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过敏锐的人仍会察觉。他偶尔的暴躁与他一个时期的特别心境有关,你倒很难忘记了他的柔软心肠,他的宽容和体贴外物的悲凉心情。”参见张炜:《羞涩和温柔》,《张炜名篇精选·散文精选》,山东友谊书社1993年版,第93页。。他兼采阴阳二气修炼自身,以图至善至美,然骨子里有相克相毁的精髓,致使命数无家,皈依了“缅想的灵地”。

也许我能顺着这条线索走近胡河清君,走进他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