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妥协的多元“自由”(2)

思想背后的利益 作者:陆建德


先说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亨利的言谈举止和交往圈子是杰弗逊不大看得起的,也许正是这样的背景使亨利追求演说的戏剧性效果。据说在1775年3月23日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圣约翰教堂召开的第二次弗吉尼亚大会上,亨利做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演讲,这位戏子般的雄辩家以“不自由,毋宁死!”为自己的高论收尾。但是据《帕特里克·亨利其人其事记略》(1817)一书作者威廉·怀尔特说,从1763年到1789年之间,亨利显声扬名,“而他在此期间的演说竟没有片言只字付诸刊行、见于遗稿或存留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怀尔特没有文本可凭,但为塑造亨利这座英雄雕像,他大胆想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使用了所有能搞到手的‘巴黎灰泥’”,完完整整地杜撰了亨利那篇有名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最早见于英国作家艾迪生的剧本《卡托》(1713),伏尔泰有类似的表述,现在则成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最有名的口号。我国清末的激进党人也喜欢用它来鼓舞士气。怀尔特创作的这篇演说词至今仍像煞有介事地出现在各种美国的爱国读本中。

按照另一个典型的“美国自由”的神话,《独立宣言》签署后费城议事厅塔楼钟声鸣响,“向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宣告自由来临”。这神话来自乔治·利帕德的《华盛顿及其将领——美国革命传奇》(1847)。作者在这本传奇里虚构了看钟人(“面孔晒得黝黑、衣着简朴的老人”)和小男孩的故事。《独立宣言》能否顺利签署?老人在钟楼上焦急等候,小男孩到议事厅外的人行道上探听消息。一会儿传来欢快清脆的笑声,小男孩踮起脚尖对老人喊道:“敲吧!”利帕德仿佛亲临其境:

你看到老人眼睛里的闪光了吗?你看到老人怎样迅速挽起袖子,用他那枯瘦的手抓住铁制的钟舌了吗?老人似乎变年轻了,身上充满了活力。他挥动臂膀,坚定地摆起钟舌,钟声响了!

实际上,《独立宣言》根本不是在7月4日签署的,而且从来没人提到议事厅钟楼响起钟声。国父之一约翰·亚当斯记述道,7月8日《独立宣言》宣读后费城的基督教堂的钟声倒是清晰可闻,不过那里的牧师在为英王祈祷。19世纪50年代初,本杰明·路辛编辑的《美国独立革命实况画集》发表,利帕德编造的“自由钟”的故事被接受为史实,从此“自由钟”的图案成为美国人最珍爱的国家象征之一,出现在硬币、邮票和政府债券上。其实《独立宣言》在18世纪时并不是一份特别引人关注的文献,弗吉尼亚代表理查·亨利·李于1776年6月7日向大陆会议提交的议案表明,宣布独立无非是与法国订立盟约、争取军援的手段。19世纪的美国人渴望用熠熠发光的概念来确定民族特征和美国的历史使命,《宣言》的意义才凸显出来,所谓的“自由钟”也就应运而生了。“自由钟”的故事在清末革命党人中传播很广,邹容的《革命军》中有“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这十个字。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里说美国“孕育于自由”,很多美国人至今仍相信自己的国家诞生于“自由”的理念。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中指出,美国“自由”的种子来自早期清教移民,来自“生而自由的英国人”,但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由”往往成为侵略扩张的不光彩的代名词。时间一长,美国人会本能地断定,凡是不利于美国利益的就是“自由”的障碍和敌人。方纳承认:“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人类的解放等同起来,将反对美国的人与对自由的仇恨等同起来的话语,一直渗透在美国的政治术语中,时常令其他国家感到困惑或厌烦。”我们可以不提美国的外交政策,先来看看垄断“自由”的美国人如何对待美洲本土居民印第安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