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弃文学批评吧!”(4)

思想背后的利益 作者:陆建德


问题并不在于那天利维斯是否真正与他展开讨论。这件小事揭示了维特根斯坦求道问学的某种本质特征:维特根斯坦极少与同事、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他的讲座只是个人的表演。利维斯自称没有资格评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但他坚持,不论是著述还是授课,都需要别人各种形式的合作,不然于己于人都是十分有害的;维特根斯坦的名气不胫而走,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已有教职的专业人士成为个人崇拜的牺牲者,他们不是讲堂上积极的参与者,而是被动的记录者。利维斯曾提出一种人文教学研究中相互促进的交流对话的模式:“是这样的,对吗?”——“说得对,但是……”即使是天才也不能缺少这种对话方式。

有一次维特根斯坦见到利维斯劈头扔过一句话来:“放弃文学批评吧!”利维斯想以“放弃哲学吧!”回敬,话到了嘴边没有说出口来。即使说了又有何用?维特根斯坦曾在利维斯面前比较“智识”与“性格”的差别,并称许利维斯为代表“性格”之人,也许维特根斯坦(还有利维斯)对对方的“智识”有所保留吧。维特根斯坦可能并不理解文学批评在“智识”上也是极具挑战力的领域(解构主义者已把这一点推向极致),而文学语言的运用最能体现语言的复杂性,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也是对晦暗不明的思想的探索。哲学家喜欢在抽象、一般的层面上谈论语言,他们的理论一旦征诸文学作品就显得苍白。利维斯说,维特根斯坦的天才是国际象棋选手的天才,它对利维斯所关注的问题并无帮助,他不相信剑桥英文系的学生能从维特根斯坦的“一言堂”里有所得益。

维特根斯坦艺术修养极高,他对文学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则不得而知。在英国文学里他最熟悉狄更斯的《圣诞欢歌》。有一次他问利维斯是否认识燕卜荪。燕卜荪1930年发表《含混的七种类型》时年仅24岁,他在剑桥也有天才之称。利维斯回答说不认识,但他在为《剑桥评论》写《一九二九年剑桥诗歌》一书的书评时读了诗集中收录的燕卜荪的六首诗,写得都很不错。维特根斯坦追问那些诗究竟怎么样,利维斯只得说,要欣赏这些诗作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不然解释也没用。接着维特根斯坦说了一句非常能反映他哲学的话:“你如果喜爱它们,你就能描述它们。”

读到利维斯回忆文章中这一细节时笔者想到燕卜荪作于1935年的诗《最后的痛苦》。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只要能想到的也就是可能的。”燕卜荪在诗中用浓缩的语言暗示,人性永远无法达致它能想象的神圣境界。他把人比为女仆,而人的灵魂则是女仆的主人;女仆一味透过锁眼偷窥主人的秘密和欢乐,钥匙不可得,门不会开启,那锁眼也不会闭上。人类生活中这一窘境也许是被哲学家忽略了:

“能构想的也是能发生的,”

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梦见你;

但诗人依然希望读者与他一起想象不可能之事,“在绝望中学会一种风格”。假如没有诗和文学,没有利维斯们或燕卜荪们对文学作品细致精微的分析和批评,人们对生活、思想和语言的理解永远是大有欠缺的。“放弃文学批评吧!”伟大的维特根斯坦如此放言高论,闻之能不愕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