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套平原 第二章3(1)

河套平原 作者:向春


义和隆位于大后套腹地,围城有二十五里的城墙,四个城门。义和渠从镇子的中心穿过,义和桥木质结构,是各大干渠上最雄伟的一座。义和桥下是水路码头,来往商贩云集。义和渠两侧商铺林立,尤其是外蒙古叛军进入乌兰脑包后,乌兰脑包的商人向义和隆蜂拥而来,义和隆逐渐成为后套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建县后,义和隆同时成为绥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义和庙建在义和渠北岸全县城地势最高处,当初是王义和与地商们合资开渠竣工后修建,用来商议开渠用水事宜的。寺庙建有正殿、偏殿、山门、钟楼、鼓楼和戏院。前廊立一石碑,碑文如下:

遵夏禹王导河之法,仿效神李冰开渠之规,渠口宽狭合度,支渠深浅得宜。高不病旱,卑不病涝,耕者数百户,咸获其利,二十年来不知歉岁。家给人足,老安少怀,虽借二仪之造化,实资一人之经济——

十月初一是王义和的六十五大寿,天刚亮,整个镇子的空气中就弥漫着过大年的那种味道。祝寿宴会在义和庙举行,各大有名的商号送烟酒糖茶的,送大鱼大肉的,二饼子车拉着吱扭吱扭地此起彼伏地响。有一家缸坊的送酒车翻了,酒坛子滚落了一地。一个要饭的外地人骑着一匹跛驴路过,他翻身下驴,拾起残酒痛饮,片刻就酩酊大醉。他抱着驴头打着竹板唱道:

狗屎滩专长洋辣辣菜,

衙门里尽是呼拉盖 ( 蒙古语,贼 )。

泪蛋蛋本是心上的油,

你不难活它不流。

泪蛋蛋本是心上的血,

你不难活它不滴。

老天爷爷不公平,

富的富来穷的穷。

黄连苦胆苦豆根,

苦言苦语苦在心。

灯盏盏油干黑洞洞,

苦日子多会儿能熬尽。

鞭炮响起来了,足有半个时辰,孩子们都站在房顶上往义和庙看,大人们怕娃把房顶子踩塌了,直着脖子喊。整个义和隆开了锅。

老寿星王义和坐在太师椅上,他一身布衣,罩一件黑色绸缎马甲,这件马甲是山西省省长阎锡山送给他的,不是重要的仪式他是不会上身的。那是民国二年,山西总督兼省长阎锡山被北洋军阀和晋内反阎势力排挤得难以立足,曾一度下野到河套隐遁。王义和陪着他巡视了河套各渠道,报告了垦殖情况。阎锡山对王义和奖慰有加,嘱其努力经营,将来晋绥两省的军粮民食有以赖之。王义和真有点受宠若惊。财主爱财一点不假,可财多到下一辈子都吃不完的时候,就想借助财要一些体面。王义和引其次子王也天拜谒阎锡山,当场被阎收为义子。王大财东仰起头哈哈大笑,他笑财是个好东西啊,连中国少有的几个实力派人物之一阎锡山也和他套近乎了。所以,王义和一穿上这件马甲,县知事也是买账的。今天的座上宾除了县知事还有河套地区的一些大乡绅,他们方头大脸地坐在上席,红光满面,在无数盏胡油灯下,更像祭祖案几上的一排牺牲。

也许是没了皇帝后相应的规矩也有所减少,今天的寿席家眷们也并坐其间,花花绿绿的,也算新朝新气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