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路跑赛,比的不是速度(1)

路跑之王:跑步黄金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卡梅伦·斯特拉切


路跑赛,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坚持不懈、全情投入且永不言弃的精神——狂奔一气然后瘫倒在地,这种事随便哪个傻子都能做到。但当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在尖叫着“快停下”,你却依然继续,克服疲惫、力竭甚至绝望,把理性抛置脑后,欣然接受非理性的召唤,不顾一切往前奔——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冠军的标识!

1972—1982年的10年中,有3位美国男性成为长距离跑世界冠军。比赛使他们从籍籍无名到深入人心——他们的胜利占据着报纸头版,上了杂志封面,成为电视评论员竞相宣传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他们的成功激励了千百万人加入跑步的行列。跑步运动因他们得以蓬勃发展,价值数十亿的产业也随之诞生。

在那个人们对战争和社会动荡深感厌倦的年代,弗兰克·肖特(Frank Shorter)、比尔·罗杰斯(Bill Rodgers)、艾伯托·萨拉查(Alberto Salazar)对成为一代人的英雄提不起兴趣,他们想要的仅仅是成为全球第一。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证明自己有取胜的实力、毅力和速度。他们跑步不为名利,仅仅出于对这项运动最单纯的热爱——当时的业余运动员规则不允许业余选手从中挣一毛钱!

肖特可谓开拓者。他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为了追求梦想而从医学院辍学。尽管有着耶鲁大学的教育背景和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成长环境,他的心中却一直深藏着一个见不得光的家庭秘密。这个秘密鞭策着他越跑越努力,越跑越快,越跑越远——他努力而徒劳地躲避着这个秘密。肖特所尝试过的训练包括高海拔训练、赛道训练以及用1英里跑的精确配速来进行400米间歇跑。他对史蒂夫·普利方坦(Steve Prefontaine,美国20世纪70年代著名长跑选手,后因车祸英年早逝)这样的朋友忠心耿耿,但有时却又显得冷漠而神秘。他还喜欢在大赛之前和比赛过程中同对手玩心理游戏。在慕尼黑奥运会上,他夺得了马拉松项目的冠军,这为随之而来的一切拉开了序幕。

罗杰斯和肖特是同龄人。他毕业于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在20世纪70年代,他成天怀揣着一包烟,骑着摩托车漫无目的地闲逛。在那段黑暗而空虚的日子里,尽管靠着政府发放给失业者的食品券过活,但作为一名“出于良知拒服兵役者”,罗杰斯的生命中只剩下了跑步,于是,他重拾了跑步之梦。在波士顿的寒冬季节,那些不能在户外训练的日子里,他就在室内的旧木制跑道上跑步,一跑就是几百圈。后来,大波士顿田径俱乐部(Greater Boston Track Club)给了罗杰斯一群队友和一个家。在4月的一个星期一,罗杰斯和队友们的生活忽然就变得广为人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