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赤贫的精神(5)

赤贫的精神 作者:孔见


要复明人性之灵神,必须从自我的固执和情欲的迷妄中解脱出来,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散除深层意识中的阴暗心理和乌烟瘴气,释放那些幽禁了多少年代的妖魔鬼怪,倒空心中存藏的观念与意向的偏执,特别是潜意识无意识中的隐私情结,回到一无所有,回到心的零度,意识的0度,皈依于0,而不只是皈依某个人格神,与哪位法力深不可测的造物主或救世主攀亲缘。0不是一个与1、2、3、4相并列的实数,并没有一个可以拥有的空,也没有一个可以得到的0。皈依于0,便是皈依于无所皈依,寄宿于无所寄宿,自得于了无所得。然而对于这个0,我们十分畏惧,担心它像黑洞吞噬太阳一样吞噬我们的热量。我们恐慌于生存的流亡,死活要抓住一根稻草。我们畏惧于精神的空虚和空虚的精神,总是要不停地往精神中装填事物、观念、意义、妄想,各式各样的石头,让它充实、富有,像满载而归的卡车喷着浓烟鸣着喇叭奔跑在国防公路上。然而,精神、灵魂,就其本质而言是空虚的,实在就不是精神,实在就没有了精神。拥塞绝不是富有,由情欲的攫取、物质的收藏和知识的积累实现的富裕,反而导致精神的贫困和虚弱,因此,里尔克深深地感慨:“财富啊,我夜复一夜地挖掘你,须知我见过的富足,都不过是贫穷,以及你自己那从未显露的美的寒碜的代替。”

死绝之地有生机。人不要害怕真正的虚空,真空中有枢机发动,真空中有真正的有,它妙不可言。在物理学上,真空并非断灭的枯空。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方程E=mc2,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意味着粒子可产生和湮没,这就导致了一个结论:我们周围的“虚”粒子皆不停地从虚无中暴出,然后在约10—23秒内又消失掉。因此,虚空并非什么都没有的死寂,而是一个浸漫着整个宇宙的活性海洋。正如质子、中子、电子等各种粒子是量子场的激发态,真空是量子场的基本态,它是暗物质的源泉。这是一个奇妙的境域,没有引力场出现,而粒子却不断地涌现和消失;没有明显的能源,却有强烈的波动。在十分广宽的范围里,真空具有种种神奇的效应,“它一直在你的周围,可是你始终未感觉到;它的作用可能启动了宇宙的大爆炸,而今天它却照亮了你的办公室;它是一切事物之源,可它却是一个空空的虚无,”(参见《世界科学》第207期《什么也不像的真空》、第212期《暗物质源于真空?》)因此,有人甚至考虑利用真空中的奇妙特性来提供一种新的能源。虚空中的能源一定是最最精致的能源,它能够通透一切物质的形态,让万物通而为一,形成宇宙的统一场。爱因斯坦至死都在寻找这个上帝。

我们当然不能无条件地引用物理学的原理,但是,我相信,在宇宙的精微之处,心与物是同源的。正如物理意义上的真空,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并且能够提供不变的能量,心理意义上的真空将把我们从存在的激发态带回到存在的基本态,带回到生命之流的发源地,获得无限的加持,从而来一个深沉的转身,踏上一条光明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