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根本不拿中国当国家看(2)

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 作者:王海晨


一般意义上说的中日“同文”,即指日文中有大量的汉字。日本的《古语拾遗》也记载:日本“上古之事,口耳相传而已。自王仁斋论语千文来,人始识字。”黄遵宪:《日本杂事》。虽然汉字何时传入日本,学界还在探讨,但日本最初的文字来源于中国,此点无疑。甚至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也是“僧空海者,借汉字偏旁”而创。陈家麟:《东槎闻见录》。直到1981年,日本政府颁布《常用汉字表》,汉字仍达1945个。王锋:《论日本文字的历史发展及其书写系统的构成》,《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这为中日交流确实带来了“笔端有舌,何待言语”之便。〔日〕比野辉宽:《没鼻笔语》。日本人自己也承认“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成豆腐的盐卤。”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所谓“同种”,即说日本人来源于中国。《晋书·倭人传》记载,倭人“自谓太伯之后”。日本史家也有赞同此说者,江户时代的林罗山就主张日人为吴泰伯后裔。近代学人王韬曾分析:“若言日人本中产,或间有之,未必尽然也。江浙两省密迩东瀛航海,遭风至其国中,遂留不返。”日本考古学界也有人提出日本人种与中国的越人有着密切关系。关于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可参阅彭雷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关于日本人种起源,可参看应骥:《日本大和民族探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周蜜:《日本人种论》,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同文”之说,不可否认,“同种”之说,尚待考证。然而,即便是既“同文”又“同种”,也得不出中日关系容易调整的结论。“同文同种”说的是源头,自13世纪以后,日本神国意识日益浓厚,轻视他国的思想逐渐占据上风。正如日本学者所言:“原先崇拜中国,而这时(元代两次征日因遇飓风而返,日本人认为飓风乃‘神风’)产生了一种思想(日本神国意识),认为中国不足道,印度不足道,没有别的国家像日本这样高贵,以这种观念为基础形成了当时的文化独立。”可见,自元代起,中日之间在文化上已露分道扬镳之端倪。

到了近代,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开始出现一种去汉字化倾向。早在德川幕府年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首次提出在日常公私文中废弃汉字,代之以假名的提议,到了明治时期,有人主张以假名代替汉字,也有人主张以英语代替汉字。但汉字在日本沿用已久,彻底废止汉字显然不太现实,明治政府转采“汉字制限”方案。此后多次公布汉字使用量,189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汉字整理案》,规定常用汉字减少到2600个,1945年减少为1850个。由此观之,即便古代中日两国确实“同文”,而到了近代,在日本政府的“制限”政策下,日文已逐渐远离“汉字文化圈”。关于幕府末年和明治年间日本废止、制限汉字的争论,参见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39—342页。

中日两国人从体型、肤色到容貌,从人种学而言,“同种”说大致不错,但到了近代,日本在民族主义视域下,有人认为承认“日本人种源于中国”,有损日本国家体面,甚至认为不利于国家独立,“谓泰伯后,是以我为附庸国也”,要求改写史书,将写入《日本通鉴》的“日本人为泰伯后裔”说从书中删去;另一本日本史书《日本政纪》对徐福东来说“亦屏而不书”,公然篡改历史。

明朝时,日本还和中国保持着朝贡关系,维持着华夷秩序,即日本视中国为“华”,视己为“夷”,“中夏为天地之中国,位于四海之中”,而日本则与朝鲜、琉球等一起被列为“九夷”。承认“中国诸事为好,本国系小国,以为万事均不及中国,且圣人亦只能出自中国。”明清易代后,日本认为中国“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夷之态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