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月黄梅天——夏衍的《上海屋檐下》(2)

民国戏剧:守望 作者:于嘉茵


与《雷雨》不同,《上海屋檐下》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并不注重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所谓戏剧性,而着眼于平凡的小人物和他们那几乎没有色彩的生活,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畸形关系的悲剧实质。在布局和结构上也颇为新巧别致,它依据小市民“各自为政”的生活方式特点,让五组人物沿着各自的生活逻辑,延伸、发展着自己的情节线。它们之间,没有纠结在一起的冲突,没有牵动全局的连锁反应。但是人物活动又相互交错、穿插,作为主线有机的陪衬和补充,使每条生活细流同在一个旋律和节奏中起伏、流动,做到了人多戏不散,线多戏不乱。

剧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存相依,不论黄梅天的“阴晴不定”,还是“屋檐下”的拥挤、窒息,都不是简单的“背景”。它象征着左右人们命运的政治气候,反映着他们在窒息的日子里那种希望与失望混杂在一起、渴望来一场“大雷大雨”冲刷自己的思想情绪。夏衍从《上海屋檐下》开始,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形成和确立了深沉、凝重和淡远的艺术风格。

夏衍完成了这部戏后掩卷长思,想起了自己在青年时期求学、报国、入党的几番经历,不禁长叹。也许这么多年后,他已经“功成名就”,但心中总涌动着一点自己也说不上来的不安。也许他现在是一个成年人,是一个受人尊重的知名作家,又肩负着党内重要的职务,但在心底他依然保留着一个羞涩、本分和不谙人事的少年的本色。在他的记忆中,杭州老家那个颓败的院子,无精打采的邻居,为了生计而漂泊的人们,依然是那样熟悉。往事如烟,回忆似海!他经过了几多磨难,亲眼看见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西洋人、东洋人无情地欺凌;他曾沉醉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偶像崇拜,后来突然对写作产生狂热;直到蒋介石掌握国民党政权,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政策,才让他真正成熟起来;后来他加入共产党,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人们都说三十而立,他不到30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成熟了。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促使人们早熟,刺激文艺家们去深远思考的年代。

在这个政治混乱的时代,国家贫弱,百姓生活极为艰苦,如果没有19岁时目睹的五四运动风潮,没有日后出国留学的经历,夏衍也许现在还呆在故乡,开着一间不大不小的染坊,做着小本务实的买卖呢……

1900年,在浙江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一间老式的院落里,住着一户夏姓的人家。夏家世代书香,后来却逐渐败落。10月30日,夏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夏衍。

青少年时的夏衍,因祖业颓败,家境式微,所以不得不去染坊店里做像苦工一样的学徒。长大后他就读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染色科,准备学有所成后,创办一点属于自己的小事业,改变家庭贫寒的生活。就这样,他从出生一直到19岁,一直是一个老实的孩子,勤奋的学生,兢兢业业的学徒工,过着一种贫寒子弟为振兴家业而辛苦奋斗的常规生活。

但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却把一向循规蹈矩的夏衍推到社会生活的激流中。此时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也冲击到南方城市,让他悚然而醒。他现在才了解到自己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狭小,自己的理想、愿望不过是一种浅薄的个人主义思想。他突然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不能继续在这个阴暗的弄堂里终生做一个庸俗的小市民。1919年他和同学组织了杭州“五八”大游行,创办了《双十》刊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