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曼殊和尚(1)

我的朋友鲁迅 作者:内山完造


我不知道人的不幸是命中注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在我眼里曼殊和尚的一生就充满了悲剧。他生于日本,很小的时候被人带到遥远的广东,在当地过了好几年凄凉的孤儿生活。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回日本上了几年学,其后又离开日本,辗转泰国、新加坡、爪哇、印度等地。在此期间曾经三次回到日本,后来出发去上海、香港、杭州、苏州、安庆各地旅游,最后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时年三十五岁。

十多年前的一天,鲁迅先生和我闲聊的时候对我说道:“老版,你知道日本人曼殊的墓地就在杭州吗?”我回答说不知道。后来先生就告诉了我很多有关曼殊和尚的事情。特别提到曼殊和尚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甚至被一些人称为“亚洲的拜伦”,还说他生前善于画画,文采又好,死后被葬在了西湖边上。我后来去杭州旅游的时候,还特意去参观过曼殊和尚的墓地,墓地前的石柱上刻有他的生平简介。他在上海死亡却把墓地安在了杭州。据说是因为曼殊生前非常喜欢西湖,每隔几天就要过来欣赏一下西湖美景,还曾经在夕照山下的庵堂里住过一段时间。所以他的友人在他死后就把墓安在了那儿。

从鲁迅先生那里,我获赠了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曼殊全集》,一共五册,如今应该在友人松村君手里。天涯孤客、一代诗僧曼殊如今就长眠于杭州西湖边上,希望前去拜访他墓地的游人不要惊扰了他。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束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刘三就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

(注:前两句说的是一九○七年曼殊和尚住在西湖白云禅院期间的事情。刘三指刘季平,上海人,是曼殊的生前好友,也是诗人。)

曼殊诗歌前两句写于其住在白云禅院期间,该处离雷峰塔很近。之后那句写的应该是其住在位于有名的云林禅寺(又名灵隐寺,广为人知)后山的韬光堂里听夜莺啼叫的事情吧。曼殊又叫苏曼殊,这里的苏姓是他在广东时候的姓,而非日本的姓,好像随的是其母亲河合氏的姓。

——《上海夜语》一九四○年

鹿地亘

从内地去欧洲的人以及从国外来中国视察的人都非常多。其中很多人都来找过我,有关自己略感兴趣的中国研究我都说过无数次。还有很多人拿着介绍信前来拜访我。其中,有一位叫鹿地亘的人也拿着介绍信来到书店。至于信中的介绍者,我至今也想不起来,但既然拿着介绍信来了……这件事情大概发生在一九三六年或一九三七年吧!实在是抱歉,还请不要见怪,我一向不擅长记忆数字。依据信中的内容来看,他是远山满剧团的专属作者,绕过青岛来到上海。他说:“我不想只做一名专属作者,我想更多地投入中国文学中,更加努力地学习。”我回答说:“你我虽然仅仅是一面之交,但我觉得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仔细观察,他确实是一位认真的好青年,而且鲁迅先生又与我家关系亲密,我便把鹿地君介绍给了他。起初,他们在我的店里激烈地谈论着,聊到兴头时,鲁迅先生甚至把他带回自己家中继续谈天说地。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他确实是一位认真的好青年,便提议稍微教教他。从这以后,鲁迅先生每天都热情地教他许多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