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国家资本主义 (1)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苏氏兄弟在熙宁二年(1069年)抵达京师。从那年开始,中国卷入新政的大浪中,政治风暴迭起,遗祸一直延续到宋朝末年。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试行国家资本主义,但却是最后一次。在中国四千年的历史中,曾四次变法,每一次都惨败而终。最成功的是法家商鞅的极权主义,他的理论由兴建长城的秦始皇(公元前3世纪)有效推行。早期法家理论最重要的两大原则就是崇武与重农。两者其实是同一回事,因为商鞅相信农夫是最好的军人,所有中产阶级的商人和贸易家都该受到压制。大家都知道,根据这一教条而建立发展的强大军事系统使秦国统一了全中国,但是这一政治理论遍行全国不到几年就完全崩溃。

另外两次剧烈的改革分别由汉武帝和王莽所推动,发生在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前者遵行桑弘羊的国家资本主义财政论,战争连绵,国库却得以充实,但是几乎招来叛变而废止;后者在篡位的王莽手中实现,随着王莽被推翻也就自然结束了。因此,王安石变法成为第四次的失败也不足为奇。不过这四次新政的实验都来自创新的思想家,他们想完全破除过去的一切,都以极大的决心来执行自己的信念。说来有趣,王安石很佩服法家商鞅,曾写了一首诗来阐释宣扬他的思想。还有一点要注意,无论古今中外,凡有极权主义提出来,都是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口号,历史上多少政治罪恶假“人民”的名义而推行,现代读者不难了解。

王安石是一个怪人,思想和性格都很特殊。他是勤奋的学生,也算是一个好学者(不过他的语言学根本不通),更是一位大诗人。不幸的是,他怀着救世主的使命感,却不够圆滑,无法和任何人相处,同时他也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如果理想主义者就是不在乎衣食外表的人,那王安石当之无愧。他污秽的衣裳,不修边幅的外表远近闻名。苏洵在《辨奸论》中说他“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不知道王安石是否喜欢这样的盛名,不过我们不难相信,一个专心思想的人自然而然会忽略自己的外表。听说他从来不换外袍。有一天,几个朋友陪他上庙里的澡堂。他洗澡的时候,朋友们偷偷留下一件干净的袍子,看他会不会发现衣服换过了。王安石穿着新袍走出浴室,完全没有发觉朋友的举动。反正他穿上一件袍子就对了。

还有一次,朋友们对王安石的胖妻子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

“我不相信”,他妻子大吃一惊,“他从来不注意饭菜。怎么会突然喜欢吃鹿肉呢?你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因为饭桌上他没有动过别的菜,把一盘鹿肉丝全吃光了。”

“那盘肉放在哪儿?”

“就在他面前。”

他妻子明白了,便对朋友说:“我告诉你们,你们明天把别的菜放在他面前,看看有什么结果。”

于是,第二天朋友们把菜换了位置,鹿肉离他远远的。王安石开始夹面前的菜,根本不知道桌上有鹿肉。

还有记载说,王安石担任扬州太守的幕僚时,通宵用功。当时韩琦任太守,后来成为宰相。王安石常开夜车,在椅子上打盹到天亮,往往一觉醒来发现太迟了,不梳洗就直接冲入衙门。韩琦看他的样子,以为他纵情女色,还告诫了他一番。

“年轻人,”他说,“我劝你利用少年时光多读书。”

王安石呆站着没有解释,临别时告诉朋友们说韩琦不欣赏他。后来王安石的文名一天天升高,韩琦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收他做门人,王安石却很气愤,他在京师得高位那年也正是韩琦罢相的时候。王安石每天勤写日记,记满七十大本,他日记中常说:“韩琦貌美,余一无可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