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论鲁迅的内心世界(2)

所罗门的瓶子 作者:王晓明


还在十二三岁的时候,鲁迅就陷进了家道陡落的窘境,祖父入狱,父亲早逝,在这一连串尚可估量的损失之外,他更遇上了人类交往中最模糊也最令人寒心的苛待:不是对你怒目圆睁,而是收起原先那见惯的笑容,另换一副冷酷的嘴脸,使你禁不住要对一切面孔都发生怀疑;不是由于你本人的情况,而是因为你身外某样东西的变化而改换对你的态度,使你发觉自己原来是一样附属品,禁不住感到惶惑和屈辱——鲁迅还是一个少年,就不得不独自咀嚼这份怀疑和屈辱,这是怎样深刻的不幸?我不太相信中国古人对于苦难的种种辟解,事实上,鲁迅终生都没有摆脱这份不幸的影响。倘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凿开一扇窗户去观察世界,童年时代的不幸就像是构成了鲁迅这扇窗户的窗框。正因为深恶S城人的势利和冷酷,刺心于本家叔祖们的欺凌孤寡,尤其是五十那一类亲戚的卑劣虚伪,他对百草园的热爱就没有能扩展成对大自然的敬慕,与水乡风景的亲近也没有培养出对田园意境的偏嗜,甚至他在南京和日本学到的科学知识亦未能牢固地吸引住他的注意力——对病态人心的敏感挤开了这一切。请看他一九二四年冬天的回忆:“我幼小的时候……是在S城,常常旁听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谈论洋鬼子挖眼睛。曾有一个女人……据说她……亲见一罐盐渍的眼睛,小鲫鱼似的一层一层积叠着,快要和罐沿齐平了。”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在我看来,这是鲁迅描画得最逼人的意象之一,那个腌臜的渍缸里,其实是装着多么可怕的愚昧!人的头脑中固然拥挤着形形色色的感觉和观念,但真正能扎下深根的却是那些潜踞在记忆深处的片断的意象。感觉本来就漂流不定,观念也常常会改换更新,惟有这种片断的意象始终如沉江的巨石,执拗地限定着人的精神底蕴。鲁迅的心灵是那样敏感而丰富,可至少在三十几年间,他萦怀于心的竟多半是“小鲫鱼”一类的阴暗记忆;看看他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吧,有心到童年去淘取愉悦的净水,却还是忍不住拽出了往日的余忿。请想一想,从这样的精神底蕴上,他会形成怎样的认识倾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