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决身份危机(1)

波兰当代电影 作者:马特乌什·维尔纳 (Mateusz Werner)


迈克尔·布鲁克

迈克尔·布鲁克| Michael Brooke

BFI(英国电影协会)国家电影资料馆“Screenonline”网站的站长。他作为《视与听》和《炫目》杂志东欧电影研究的顾问,为杂志写了大量关于中欧电影的文章,包括对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扬·斯凡克梅耶和安杰伊·瓦伊达的访谈。他也作为制片人编辑了《奎氏兄弟1979—2003短片作品集》和《扬·斯凡克梅耶短片全集》的DVD。他的新作是在BFI出版的关于战后英国纪录片运动的书。

东欧电影在西方

1989年社会制度的变革在中东欧普遍带来了幸福感,但与此相反的是,各国家的电影业却遭遇重挫。经济崩溃之前,电影产业长久以来热切盼望对于意识形态的官僚审查制度能被废除,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补贴制度的几乎崩溃,以及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西方(主要是好莱坞)对本土电影业的入侵,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这时期最发人深省的数据,也许要算是1990年捷克的票房冠军《艾纽曼》——不,这不是翻拍,而是1973年法国导演贾斯特·杰克金的电影《艾纽曼》第一次得到合法的机会在捷克公映,就取得了如此成绩。

更大的破坏性始于1990年,除了最初各大电影节(包括柏林和爱丁堡)对中东欧电影有过一阵兴趣之外,这些国家的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发行就大大削减。虽然与法国和意大利的电影还有差距,但在1989年之前的15年中,至少有20部波兰电影(都是根植于波兰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在英国院线上映。然而,同样是15年的时间,1990年到2004年(这一年波兰加入了欧盟)在英国上映的波兰电影只有区区9部,这其中还包括非波兰语的合拍片。更糟的是,1994年到2007年之间,英国的电影发行商似乎对波兰电影没有任何兴趣。这让波兰人开始通过每年一度的“电影中心”电影节(波兰文化基金会从2003年开始主办)和被称为“连接波兰”的主动分账方式,认真努力地想要让波兰电影重新回到英国银幕上。

在谈到任何中东欧国家电影文化与海外市场的关系时,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境况。对于西方媒体来说,1989年是一个图腾,他们对别的方面兴趣不大,只聚焦于显而易见的、地震级别的大事件,如德国的统一,1991年苏联的解体,1993年初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以及前南斯拉夫贯穿九十年代始末的冲突。在西欧自身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欧洲共同体改名为欧盟,欧洲单一市场以及欧元的出现),东欧的经济与社会动荡没有获得太大关注,反而不再令人惊讶。1989年就像一个开关,一夜之间东方集团就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跨入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而且一路畅通无阻。

相应地,除了在电影节上露面和在“电影中心”短短一季的推荐之外,其他电影就无人问津了,只得自求多福。独立的艺术院线发行商和放映商只是会非常偶尔地尝尝鲜,即使在最好的时候(九十年代初显然远远算不上最好的时候)他们也是一个保守的群体,自然更加青睐那些成名已久的作者的作品,例如基耶斯洛夫斯基、伊斯特万·萨博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戛纳、柏林、威尼斯)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也是发行的保障,但在这个时期,很少有中东欧电影获奖。

转型时期

也许即使没有大规模的社会剧变,这时期的中东欧地区电影也一样会遇到困难,但内部的动荡肯定没有带来好处。就像迪娜·约尔丹诺娃对这个时期的概述一样:

“对文化中央集权式管理的废除,带来了电影生产和放映、发行之间的分离,旧的发行网络被破坏了,而新的还没有出现。大多数新的私营电影发行商都不愿打国内电影已经输掉的牌,而是根据市场规律来办事,选择了好莱坞的票房赢家。就算在电影节里受到欢迎,那些打着东欧标签的电影在电影市场上的境况也很艰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