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禧与太监 (5)

政治强人慈禧 作者: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


这道懿旨底气不足,好像某个共谋者担心叶赫那拉氏即将爆发的怒火,于是在起草时小心翼翼。在措辞上,它和慈禧宣判某人死刑的懿旨大不相同。这里看不到她那种锋锐的风格,那种“笔力”,后者语锋中带着狠劲,那便是她位高权重的奥秘。

安德海在山东被处死的同时,他带去的几名太监被处以绞刑;另有六人越狱逃跑,其中五人又被抓获处死。总管太监的家人也被发配西北为奴,充军戍边。慈禧的宠监被处死几天后,逃脱的那名太监回京了,通过皇太后的另一名心腹侍从李莲英给慈禧传了话。一开始,慈禧简直不相信她那位胆怯谦让的共事者居然胆敢一己担责,暗中签署这两道懿旨,无论当时她受到了多大的压力。当她意识到事情的真相时,宫廷中人见识了她那狂怒的爆发,在后来的岁月里,大家将会熟悉她的这种暴怒。她当即前往慈宁宫,其共事者的住处,激愤地要求一个解释。慈安吓坏了,竭力把全部责任推到恭亲王头上;但辩解没起作用,慈禧大闹一通,愤愤离去,发誓要报复这两个人。此事标志着叶赫那拉氏一生的转折:在此之前,她和她那位较无主见的共事者维持着友好的关系,以及两人在共同听政时的平等表象;而在此之后,她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关注投入国事,巩固其地位与权力,以明确的决心,防止对其最高权威的任何进一步的干预。从这时起,她断然登上了中国统治者的第一把交椅,完全把共事者屏退到了身后。

雷霆爆发的第二天早晨,当恭亲王在朝堂上现身时,慈禧对他严词申斥,威胁要将他革职削爵。尽管她暂时没有施加处罚,但对这次的冒犯刻骨铭心,时候一到,此仇必报。因此,恭亲王终生都没能摆脱慈禧怨恨的影响。她的第一个行动是针对恭亲王的儿子,在同治帝驾崩时,使其失去皇位合法继承人的资格。不错,在后来的岁月中,她的确容许恭亲王身处高位,但这首先是因为她无法舍弃恭亲王提供的服务,其次是因为她真心喜欢恭亲王的女儿,她已将之过继为自己的孩子。

安德海总管太监与皇太后心腹侍从的地位,由上文已经提及的李莲英所取代。在随后的四十年中,这位宫仆注定要在中国政府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以他那柔软的双手掌握万众的生死,升黜帝国的最高官员,向十八行省索取丰厚的贡品。他十六岁“离家”(这是中国人描述制造太监的委婉说法),以相貌俊俏和举止优雅而引人注目,这些优势对慈禧绝对不会没有影响。据可信的权威记载,他在人生的早期就深得皇太后欢心,被赐予了非同寻常的自由,可以在皇太后面前落座,对了,甚至能在皇帝跟前坐下!在深宫密室里,他可以未经吩咐就和皇太后谈论他所挑选的任何话题,随着岁月流逝,他与老佛爷的亲密度逐步加深,在所有重大国务上,他都是皇太后常备的可靠顾问。到后来,他对外人甚至对大臣们提到皇太后,都会使用亲切的代名词“咱们”?,意为“我俩”,这通常是专用于血亲或平等熟人之间的称谓,而且他在党人中普遍地被称为“九千岁”,这是一个几乎渎犯神圣的称呼,因为皇帝就是万岁。唯有在庄严的国家仪典中,他才遵从他那个等级该有的礼仪,举止谦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