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尽劫波的大唐宫廷书画(4)

翰墨丹青千古事 作者:张春岭


6.玄宗中兴

唐玄宗李隆基,爱江山,爱美人,也爱收藏。开元五年(717年),他已经征集到大小王真迹158卷,小王书30卷,还设立了集贤院,负责书画的征集与摹制,任命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大学士张说主持有关事宜,张说去世,由中书令萧嵩为大学士,以搜访二王法书,这一访,还真有成效,萧嵩在滑州司法路琦家发现了贞观年间杨师道进呈太宗的王羲之正书扇书一件,玄宗见后大喜,犒赏他和路琦绢各200匹。开元十年,任张悱为搜访书画使,天宝年间,又任命徐浩为访图书使。由于搜求有力,再加上收缴了薛稷、王方庆、李范诸家私藏,一时之间,宫廷收藏又蔚然如云了。然而,正当李隆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的铁骑,踏碎了大唐的好梦,慌慌忙忙逃离长安的李隆基,再也顾不上宫廷的法书名画,那些珍宝都被番兵改作他用。先是水祸,后是火灾,这次又遇上了兵燹,书画的种种厄运,在唐时几乎占全了。李隆基先生很无奈:江山差点丢了,美人被自己赐死,收藏的书画毁在了不知道价值的番兵手里。他像春晚节目中那个售楼小姐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呢?为什么呢?”直到后来的白大诗人告诉他“天长地久有时尽,国宝也有丢失时”,这才安然合上眼睛。

7.繁华难再

安史之乱后,“今天府所有,真书不满十纸,行书数十纸,草书数百纸,共有二百一十八卷。张芝一卷,张昶一卷,并旃檀轴锦褾而已。”肃宗李亨、德宗李适,虽有派遣使者寻访书画的举动,然而,正如大唐盛世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一样,宫廷的书画收藏,再也难以呈现繁华的景象。自此之后,唐帝国虽然苟延残喘百余年,然而,气数已尽,帝王们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倒是玄宗之后,从宫廷流散到民间的书画,间接地养育了民间的书画收藏家。诗圣杜甫说:“忆昔咸阳都市会,山水之图张卖时。”宫廷与民间争相收藏,促进了书画市场的繁荣,千年之后,除了估画得官的胡穆聿,还有像书贩杜福、齐光等书画商人留下了名字。书画商们“手揣卷轴,口定贵贱”,书画作品的价格极为昂贵。玄宗时张芝等人的作品定为中估,价格仅为千金,宣宗时,吴道子、阎立本的画,价格都在二万金。而玄宗时,连拓本兰亭都能卖到数万钱。

公藏私藏,本来就是收藏史上相递流传的两极,从书画保存的角度来说,可谓各有利弊。但是收藏史上那些水火兵燹,却彻底毁灭了不能再生的艺术品,那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抚不平的疤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