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关于何在西安事变中欲“取蒋而代之”的问题(1)

何应钦新传 作者:熊宗仁


二、关于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主战是置蒋于死地,欲“取蒋而代之”的问题

1988年笔者在《论西安事变中的何应钦》(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首次对“取蒋而代之”论提出质疑,同年第9期《新华文摘》介绍了拙文的观点。在《何应钦传》的《前言》中,笔者更重申了前文的观点。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约请笔者再就“取蒋而代之”论发表意见,于是笔者以《西安事变中何应钦主战动机之辨析——对“取蒋而代之”论的质疑》为题,撰文发表于该杂志当年的第4期,后又收入《中国军事文库》。然而,众所周知的“取蒋而代之”论依然不可动摇,充斥于史著、教科书和文艺作品之中。为此,现将拙文的主体部分迁载于此,供读者评鉴采择,依然算作“一家之言”:

……

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说何应钦的主战,是企图置蒋于死地并取而代之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第一,蒋介石通过多年阴谋权术,虽然集国民党的党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但国民党中的元老派和地方实力派人物仍时时想分噬其权,使他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论资历、声望、实力,何应钦难与汪精卫、胡汉民甚至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人相比。同时,自四一二清党反共到西安事变时,国民党中央系与各地方实力派的若干次权力之争,均以反蒋者的失败告终。这是何应钦的前车之鉴。1927年8月,何应钦曾支持桂系逼蒋下野,后来又迟迟不发拥蒋复职通电,结果被蒋撤了第一路军总指挥的职,使他一直心有余悸。当时蒋介石曾针对他说过一句话:“没有我蒋中正,决不会有何应钦。”这句话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① 。他自黄埔军校起就追随蒋介石反共、兼并异己和对日妥协,并由此而权倾势重,这种经历使他必须与蒋介石“安危同仗,甘苦共尝”。1952年,何应钦在一篇题为《总统行谊》的演说中曾说:他追随蒋介石“将近30年之久,在这个期间,我一直和‘总统’推诚相处,精神上可以说没有一天离开过”。此话虽是自夸,但基本如实。在国民党官场中,何应钦是以忠顺谦和、四平八稳的“武甘草”著称,他没有自己的私人势力和能独立于蒋介石之外的军队;他的权力一任蒋予取予夺。长期寄生依附的惯性,使他在权力角逐中往往较别人多一些自知之明。何应钦不敢也不可能利令智昏到想取蒋而代之的地步。

第二,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国民政府内已决定孔祥熙代行政院长,居正代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至关重要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职,因副委员长冯玉祥在,连暂代之名义也未给何应钦,而由当时在南京的五个常委中的冯玉祥、何应钦、朱培德三人共同协商军政事宜,军队则归何应钦指挥调遣。显然,就是蒋介石死了,其权力也必定是多人分而掌之,决不会全归于何应钦之手。况且,国民政府中的亲英美派和左派对何应钦早有戒心。12月21日,李烈钧曾对冯玉祥说:“有何某者,其人甚坏。”宋子文也曾说:“如介公不在,继任之人有问题。”李烈钧认为宋之所指即为何应钦 ① 。可见亲英美派和左派并无让何应钦作为蒋介石继任人的打算。再者,何应钦自投靠蒋介石以来,虽历膺重任,但从未有过治党、治政的经历,他能利用西安事变挑起内战,充其量只能取代蒋介石的军权,且仅能成为黄埔系的首领,各地方实力派决不会听其使唤。而他所力主的“讨伐”若成功,蒋因此脱险,首功自然非他莫属;蒋因此或死于张、杨之手,或死于自己空军的轰炸,只要内战继续下去,何应钦已经获得的对中央军的指挥权或许能保住。要说何应钦想制造内乱,取蒋而代之,也只能说是取蒋的军权而代之才合乎情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