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览众山小 (1)

迪士尼百年沉浮 作者:刘倩 艺琼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历过痛苦磨砺的人,才能从心底体察到生活的点滴况味,遭遇背叛之殇的华特,如今,深谙用人之道,管理上也更人性化了。

跌了跟头再爬起来的华特,拥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他学会以宽宏大量和豁达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遇事看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经的毛头小伙儿,已经成长为从容掌舵的灵魂人物。

由青涩到成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人们问他为什么,探险家答:“因为我带的是指南针,我找不到北。”人们反问:“怎么可能呢,南的对面不就是北吗?转个身就可以了。”同样的道理,失败的对面不就是成功吗?可见,失败是令人溺水的深潭,反过来,也可以是为你解渴的甘泉。

经历了团队的离开,遭遇了尤比的背叛,华特吸取教训,专心钻研用人之道,为了解决人才危机,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华特制定的好的动画画家的标准包括:(1)画技好;(2)对漫画、动作及外貌特征的认识透彻;(3)对演艺的认识和欣赏能力高;(4)能想出笑话,并能表达出来;(5)对故事结构和观众价值有一定的认识;(6)对工作所涉及的所有过程细节应有认识和了解。迪士尼培训班正是以这六条标准为原则培养动画人才的。

迪士尼培训班成绩斐然,到1934年,迪士尼公司已经有了十几个故事情节设计师和幽默情节设计师、40个动画设计师、45个助理动画设计师、30个调色和染色工人和一支由24人组成的乐队,另外还有摄影师、电子工程师、音效师等技术人员。失去“奥斯瓦尔多”,遭遇明兹掣肘之后的短短6年内,迪士尼公司的员工由6人增长到了187人。

在华特的身边聚集了九位顶尖人才,他们都是迪士尼公司开创时期的核心动画师,迪士尼戏称这组动画师为 “九大元老”,他们是:莱?克拉克(Les Clark,1907年11月17日~1979年9月12日)、欧里?约翰斯顿(Ollie Johnston,1912年10月31日)、弗兰克?托马斯(Frank Thomas,1912年9月5日~2004年9月8日)、吴利?雷德曼(Wolfgang "Woolie" Reitherman,1909年6月26日~1985年5月22日)、约翰?伦斯贝利(John Lounsbery,1911年3月9日~1976年2月13日)、埃里克?拉森(Eric Larson,1905年9月3日~1988年10月25日)、沃德?吉姆鲍(Ward Kimball ,1914年3月4日~2002年7月8日)、米尔特?卡哈尔(Milt Kahl,1909年3月22日~1987年4月19日)、马克?戴维斯(Marc Davis,1913年3月30日~2001月12日)。

如今的华特,已经退去青涩,成为富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人物。尤比的背叛,他已经完全释怀,对他来说,那已经成为一种系在心头的鞭策力量。华特逐渐意识到,之前在尤比所占的关键位置上,只有尤比一个人,而一旦尤比离开,必然对他以及公司造成沉重打击。如今,华特尤其注意人才的储备,例如“九大元老”个个都是精英,但彼此之间也互相牵制,公司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离开而措手不及。当然,这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事实表明,“九大元老”跟随华特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有一个人离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