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清:江湖成熟的时期(7)

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 作者:于阳


清代著名的会党还有哥老会和天地会。

哥老会发源在四川。在乾隆、嘉庆年间,川陕交界的南山、巴山老林地区居住数百万来自浙、粤、黔、川、陕各省的垦荒游民。哥老会就诞生在这数百万人之间。哥老会自诞生后,一直盘踞和渗透川中,然后沿长江流域向下游东扩,经湘、鄂、赣、皖诸省传播,最后到达江南。其时,长江流域是哥老会的地盘,湘、鄂、赣、皖、淮一带城乡游民,大半系哥老会会员或追随者,带有哥老会袍哥的习性,粗言秽语,胆大妄为,剽悍蛮横。哥老会由西向东到达江南后,与另一支沿大运河流域南扩的秘密会党青帮交汇,两帮从此开始相互勾结合作,合称青红帮。

天地会诞生于乾隆年间福建南部,原本属清初郑成功余部“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会众主要为闽南地区失业的渔农民。传说创始人万提喜是漳州府诏安县高溪村一位和尚。天地会自诞生起就具有两重性,一是“反清复明”,二是游民聚众,反映了反清民族主义势力与失业游民相互结合的复杂性。这种两重性格,一面反清复明,一面打家劫舍,一直伴随天地会及其后三合会、三点会。辛亥革命的成功,就得到洪门天地会尤其是海外洪门的鼎力支持。孙中山曾任夏威夷檀香山洪门致公堂堂主,是洪门中凤毛麟角的大哥。兴中会和同盟会起义经费也大多由致公堂经手筹措,革命党人早期发动的几次起义譬如惠州起义和广州起义,财政和人员均依赖洪门。

天地会之所以诞生在闽南,有特定背景原因。沿台湾海峡西海岸,从福建泉漳到广东潮汕,居民大多是东晋战乱时从中原地区“衣冠南渡”、举族迁来的门阀大族。由于闽粤边陲山路崎岖,远离中原战乱,人民生活安定,故民生养息人口迅猛增加,早在宋元时代就几近饱和。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带沿海属乱石丘陵,可耕土地资源缺乏,土地以石山和盐滩居多,常年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所以,历史上闽南人和潮汕人早在宋元时代就开始外出谋生。部分人移民海外——从日本至爪哇,部分人北上中原乃至西北,所以,他们是海外移民——华侨的先驱,以及游民、海盗、商帮、秘密社会的先驱,是各种江湖成分集大成者。闽南海盗传统深厚,可以赫赫有名的郑成功家族为代表。其祖父“七十二岛主”郑起云声名显赫,父亲郑芝龙先后做过外贸商人、海盗和朝廷命官,当过福建总兵,半官半匪半商,私人势力庞大。鼎盛时,郑氏占据泉州府安平湾为家族私港,称霸东南。

天地会之诞生在闽南,更直接的导火索,是清初顺治皇帝实行“封疆迁界”酷令,禁止沿海居民通“匪”(郑成功余部)。为切断闽台联系,严禁渔民出海,严令海岸线30华里内不得居住,界内房屋一律拆除。此令一出,造成沿海渔农民整体失业,渔农经济濒临破产,人民怨声载道,埋下祸根。因此,郑氏余部组织天地会振臂一呼,打出“反清复明”大旗,大量失业游民就蜂拥加入秘密会党,泄愤、造反、谋生、劫财兼而有之。

自从清上半叶诞生天地会和哥老会后,以游民为主的秘密会党加速发展,其结果是儒教秩序控制的范围愈益减少,秘密社会、商帮、行帮、游民、私人裙带关系的江湖势力愈益增加,到乾隆皇帝逊位的1800年前后,中国社会秩序开始出现一次实质大蜕变,教门、会党、游民、行帮、私人裙带势力代表的江湖力量,与正统儒教宗族体系产生对峙,决裂前的黑夜已经悄然来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