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华盛顿又一次跟布凯上校发生了争执。在距离杜凯纳堡45英里的地方,上校向敌境派出一支特遣队,目的是侦察敌情。包括刘易斯上校的一个弗吉尼亚兵团在内的先遣队,在格兰特上校的率领下出发了。急于立功的格兰特上校已经下定决心,除了侦察之外,要率领部队干点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事情。
在胜利欲望的极度膨胀下,丧失理智的格兰特将上校交代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既定的侦察行动,也在他的领导下变成了一次愚蠢的挑衅行为。抵达杜凯纳堡的第二天,他便命令部下招摇地吹起了起床号,似乎一点儿也不怕敌人的警觉。在此之后,他留下了刘易斯上校看守行李,然后率领着其他士兵开始了绘制军事地形图的行动。敌人按兵不动,耐心等待着进攻良机。就在格兰特的警惕完全松懈后,早已埋伏多时的法军和印第安人突然出现,让他措手不及。即使刘易斯率领着部队前去支援,战斗的胜负也没有半点悬念。最后,英军四散而逃,格兰特上校和刘易斯上校被俘,随后向法军投降。
事已至此,行李周围所剩不多的士兵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在布里特上尉的带领下,英军做着最后的抵抗。前线大获全胜的印第安人乘胜追击,向着英军营地进发。在距离营地不远处,他们遭到了英军的射击。但子弹总有打完的时候,英军眼看着敌人一步步逼近,只能一边做着无意义的抵抗,一边疯狂地逃窜。先遣队回到大部队后,已经是狼狈不堪。经统计,21名军官和273名士兵在此战中牺牲,其中包括华盛顿部队的6名军官和62名士兵。
溃败的结果印证了华盛顿的睿智。也许他可以借此狠狠地讽刺布凯上校,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相反地,他不遗余力地替上校开脱了罪行。随着杜凯纳堡在不久后被攻陷,法国在俄亥俄地区的统治也画上了句号。唯一未受影响的是印第安人,他们只懂得向胜利者俯首称臣。
华盛顿的军事生涯,也随着战役的胜利而暂时中止。虽然过程充满坎坷,但他总算实现了目标,为家乡的和平做出了贡献。那年年底,战功赫赫的华盛顿在战友们真诚的祝福下,宣布自己将暂别军队。1759年1月6日,也就是回到家乡后不久,华盛顿与卡斯蒂斯a小姐顺利完婚。婚礼现场,气氛和谐而美好。
在路易斯堡战役中无懈可击的表现,让阿姆赫斯特将军备受各界赞誉。至于他后来接任艾伯克的职务成为美洲的英军总司令,也实在是众望所归。随后,英军开始着手准备1759年的作战计划。按照计划,只等河水解冻,伍尔夫将军便率领着8000人的部队逆圣劳伦斯河而上,阿姆赫斯特将军会在王冠角等着他。两军会合后,将合力攻打魁北克。攻打尼亚加拉堡的任务留给了普雷德率领的第三路远征军。如果能顺利拿下尼亚加拉堡,普雷德部队稍作调整后会继续行军,沿着安大略湖向北前进,继而攻占蒙特利尔。如果一切顺利,他最终将与前两路大军成功会合。
7月,伍尔夫部队乘船出发。同行的三位准将蒙可顿、唐斯亨德和穆瑞,年纪虽然尚轻,却无一不是行军打仗的专家。7月底,部队成功于距离魁北克不远的奥尔良斯岛登陆。广阔肥美的农田,让那里成为安营休整的好去处。魁北克不愧为加拿大的首府,防守兵力十分雄厚。在这样滴水不漏的防守面前,攻克它听上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作为魁北克的总指挥,蒙特卡姆不仅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手下的部队也是能征善战。登陆当晚的大风让伍尔夫部队损失了不少物资。尽管如此,伍尔夫依然克服了重重阻力,让两座炮台成功挺立于奥尔良斯岛西部及列维角。处于炮台射程内的魁北克全城,已经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