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清局势,小伎俩也能展权威(2)

胜利者的阳谋 作者:李娟


小伎俩能派大用场

张仪在各诸侯国间游说的时候习惯使用一些小伎俩。尽管他因为不讲信义并运用一些欺骗手段,而为士人所不齿,但仅从一个使者的角度来看,他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外交任务,而且作为纵横家的一代鼻祖,他为后世的外交家们在外交辞令和技巧等方面提供了一种范式。

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法则。人的强壮、国家实力的强大,本身就是一种足以对他人产生压迫和威胁的资本。张仪之所以在纵横捭阖时频频得手,就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恃强凌弱这一把戏,用强秦之势,对弱小的其他诸侯国产生震慑和威胁。

这在张仪三次劝魏中有生动体现。张仪第一次劝说魏国依附秦国,魏王不听,结果张仪让秦王以武力做要挟,攻克了魏国的一些城池,给魏国以重创,使魏王对秦国产生恐惧心态;第二次是在魏哀王继位后不久,张仪又去游说魏哀王联合秦国对付其他诸侯结盟,魏哀王依旧没有答应,结果张仪暗中让秦再次伐魏,使魏国的畏秦心理又增添了一层阴影;第三次是在齐国大败魏国于观津后,秦想再次对魏施加武力威胁,于是先去攻打韩国,打败韩军,并斩首八万,在诸侯国中间制造恐慌。以此为背景,张仪重返魏国进行连横游说,被吓怕了的魏王不得不连忙同意。

张仪在游说时会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采取不同的小伎俩。如果说对待魏国张仪暗地里让秦国以武力相逼,恃强胁弱的方式比较隐蔽的话,那么对待韩国他就没有这样绅士了。张仪直截了当地对韩王说:“秦国就如同勇士孟贲和乌获,而韩国就如同懦夫和婴儿,他们之间根本是无法较量的,韩国不如早早与秦国结欢连横,这才是上策。”而张仪劝说赵王的态度又有所不同。张仪劝说赵王建立在连横主张取得很大成功以及秦国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的基础之上,所以在游说过程中,他是以一个称雄于世的霸王之国的使臣身份出现的,他的态度“恭敬”中带着轻慢,温和中透着一股寒气,像是在给赵国下最后通牒,建议赵王与秦王在渑池会晤,请求秦王停止用兵,与秦连横。可见,同样是恃强胁弱,随着秦国力量的不断加强,张仪的策略也是有变化的。

小阳谋能获大资源

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商品经济社会,小伎俩经常被使用。常言说商场如战场,那些在商海中驰骋的勇士,其中肯定有不少人都领教过小伎俩的大威力。被誉为“世界饭店大王”的希尔顿,就成功地运用小伎俩使一地产商为其出资建造全美最豪华的“希尔顿饭店”。

希尔顿饭店在开工不久就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希尔顿只好求助于卖地皮给他的地产商杜德,杜德起初对希尔顿饭店的停工漠不关心。于是希尔顿便对杜德说:“如果我的房子停工不盖,那么这房子附近的那些属于你的地皮的价格一定会下跌,如果我再宣扬一下,希尔顿饭店停工不盖,是考虑另迁地址,你的地皮就更卖不上价钱了。”杜德面对希尔顿的要挟,反威胁希尔顿说将告诉人们他是由于没有钱才停工的,希尔顿利用自己的名声很好这一事实,对杜德说:“相信我的人一定比相信你的人多。”在这次较量中,杜德终因害怕地皮价格下跌卖不出去,而同意出钱替希尔顿盖饭店。在这场舌战中,希尔顿就是使用了威胁恫吓加利诱的方法,一步一步地牵着杜德的鼻子走。

人们往往因为威胁恫吓之术以恃强胁弱为主,所以常常把此法视为是小人的伎俩,而耻于为用。事实上,作为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只在于它是被掌握在善人还是恶人手中,是被利用去做善事,还是做恶事。无论经商从政还是为人处世,都要以诚信为本,张仪那种外交欺诈的小伎俩已无用武之地,但我们若能合理利用一些小“阳谋”,为自身发展积极争取一切有利资源,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