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

胡华文集(第一卷) 作者:胡华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红色区域各项建设的成就。抗日潮流的起伏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蒋介石在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拒绝全国人民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要求,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口号,积极准备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他们在南京成立“剿共委员会”,筹款3.21亿元,购买大批军火。英国国会议员琼斯曾在国会内说:“中日两国代表在一家军火厂会客室相会,他们并不怒目相视,而是交换价目,两人联合向经理要求减价,结果减低百分之四十。”这件事说明日本购买军火是为了进攻中国,屠杀中国的抗日人民;蒋介石购买军火也是为了屠杀抗日人民,二者的目的原是一致的!(但是在工农红军强有力的回击下,这些军火却纷纷落入红军手中,装备了革命力量。所以毛泽东当时曾说:蒋介石是在给红军当“供给部长”。)同时,蒋介石还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办法,强化反动统治机构,实行保甲连坐法,聘请德、英、美、日军事顾问,提出“三光政策”(所谓“匪区壮丁一律杀光,匪区房屋一律烧光,匪区粮食一律运回,不能运回者烧毁”)。蒋军军行所至,赤地千里,庐舍为墟。此外,蒋介石还发起封建的、法西斯的所谓“新生活运动”,鼓吹封建道德、“一个领袖”等滥调,愚弄人民。

如前所述,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第十九路军和上海各界人民自动奋起抗战,蒋介石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上海军民抗日,签订了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把第十九路军从抗日前线调到“剿共”前线。随即又调集90个师50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实行第四次“围剿”。蒋介石自任“剿匪”总司令,兼鄂豫皖“剿匪”总司令。何应钦为闽粤赣三省“剿匪”总司令。何成 、王均、刘峙为前敌总指挥。这次“围剿”从1932年6月16日开始全面进攻,到1933年3月结束,前后达9个月,分做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1932年6月至10月,敌以主力向鄂豫皖、洪湖、湘鄂赣三个革命根据地进攻,以解除红军对武汉的威胁,尤其以主力压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对中央根据地则取守势。鄂豫皖区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等指挥下英勇作战,给了敌人很大的打击。但是,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危害下,以及张国焘对于敌我形势的错误估计,骄傲轻敌,疏于防备。结果,当敌军重新集结大举来犯时,又仓促应战,与敌人硬拼,使红军受到很大伤亡。于是,红四方面军在1932年10月间,越过平汉路西撤,经河南、陕西转移到四川北部。1933年春,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留下的红军,组成红二十五军,由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继续坚持斗争。洪湖区在反“围剿”斗争中虽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敌人兵力过大,红二军团亦于10月间被迫转移到湘鄂西和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一带,1933年夏在贺龙等领导下扩大了湘鄂西根据地。湘鄂赣区的红十六军则于1932年秋南下转入湘赣根据地。

自1933年2月初开始,第四次“围剿”和反“围剿”斗争进入后一阶段,敌以全力进攻中央根据地。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仍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毅然采取退却步骤,首创大兵团伏击战法,连续歼敌三个师,缴枪万余支,并俘虏蒋军李明、陈时骥两个师长和好几个旅长。至3月间,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